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

國新辦網絡局發布Google退出中國事件宣傳提示

22日谷歌宣布關閉旗下簡體中文搜索引擎“Google.CN”,中國意識形態管理機構中宣部立即組織包括作協在內全部宣傳機關對谷歌進行批判,中宣部下屬國新辦網絡局還給各大新聞網站發出詳細的“宣傳提示”,要求全國各地有關機構及各大新聞網站“監控組”控制谷歌相關信息,禁止博客論壇舉辦谷歌話題討論會,清除為谷歌叫好的文章和圖片。

路透社
廣告

國新辦網絡局說,谷歌已正式宣布退出中國市場,“此事影響很大,由此引發的網友討論也不僅僅限於商業層面”,因此請各地各網站近期嚴格注意以下管理要求。

首先,新聞環節只能採用中央重點媒體(網站)的稿件,其他稿源不採用;轉載不得修改標題。

其次,推薦新聞參考中央重點新聞網站;不做相關專題,不設置討論議題,不展開相關調查;有關此事的專家學者訪談等節目必須事先報批,嚴禁擅自做此類節目;管理好新聞跟帖。

另外,博客論壇等互動環節,則要求,不得舉辦谷歌話題的討論會、調查等;互動環節不推薦、不置頂相關議題和評論文章。

國新辦網絡局還請各地清理藉此事“攻擊黨、國家、政府部門、互聯網相關政策”的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請各地清理刪除“聲援谷歌、給谷歌獻花、挽留谷歌、為谷歌叫好等跟政府政策唱反調”的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有關谷歌的話題要管理好跟帖、評論、留言等互動信息。

國新辦網絡局通知要求各地網絡主管近期派專人監控谷歌相關信息,並請各大新聞網站的“監控組”,“近期嚴格按照上述監控方向進行監控”,如有群體性事件信息,要求要“及時上報”。

互聯網觀察人士北風在討論谷歌退出中國的一篇博文中寫道,“谷歌退出中國,根本就不是遵守不遵守中國法律的問題,而是中國在互聯網審查方面沒有透明的法律保障的問題,中國的網絡主管機構用潛規則的方式放大了審查的權力,且不提供任何異議途徑。”

北風說,“中國的互聯網審查體系黑箱操作的,不敢攤在陽光底下的,就是由宣傳主管部門的宣傳提令、宣傳提示構成的潛規則系統。這個系統的對象沒有任何異議途徑,官方檯面上的文章不會有任何提及。”

當官方對谷歌提出限制某些搜索結果的輸出時,主管機構並不會出具正式的法律文書列明該行為依據的法律條款及異議途徑,甚至有時只是電話口頭通知,而不會出具任何書面通知。但如果谷歌不依命行事,主管部門將可以“ICP年檢不予年檢”等莫須有的理由取消其繼續經營的資格,雖然相關法律並無對此規定相應的罰則。

關於谷歌退出中國事件的所謂“宣傳提示”,正是谷歌在內的在中國開展業務的互聯網媒體同樣面臨的。但如Google在“關於谷歌中國的最新聲明”所說:“中國政府在與我們討論的過程中已經十分明確地表示,自我審查是一個不可談判的法律要求。”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