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台灣/谷歌

台灣學者:谷歌以退為進換取更大全球商機

 谷歌為了拒絕過濾網路搜尋資料,把在中國的搜尋網站轉接到香港引起全球矚目,台灣的學者指出,谷歌這種以退為進的商業策略,可能是最大和最後的贏家。谷歌2005年進入中國市場後,相當程度和當地法律配合,現在把部分業務退出中國市場,不僅是為了捍衛言論自由,可能還是為了形塑其全球企業責任和公關形象;放棄中國的商業利益,換來更龐大的全球網路商機。

谷歌在北京總部
谷歌在北京總部 路透社/Jason Lee
廣告

台灣成功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洪敬富24日在台北「中國時報」投書指出,谷歌2005年進入中國市場後,相當程度和當地法律配合,現在把部分業務退出中國市場,不僅是為了捍衛言論自由,可能還是為了形塑其全球企業責任和公關形象;放棄中國的商業利益,換來更龐大的全球網路商機。這種以退為進的商業策略,可能是最大和最後的贏家。台灣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系主任王佳煌則在聯合報投書指出,谷歌中國轉進香港可說是象徵性的退出,不是實質退出,因為香港是全球金融市場重心之一,谷歌還是可以繼續服務客戶,擴展企業規模。

他認為谷歌不可能完全放棄中國網路市場,把搜尋引擎的經營據點移到香港,在「網路長城」的邊緣梭巡觀望,既可達成「退出」的承諾,也可以減緩股價可能受到的衝擊。谷歌的目的應該是讓事件暫時畫下句點,再觀察後續狀況,以便彈性因應。

他也指出,不宜把谷歌搜尋引擎退出中國擴大解釋為決心與中國全面決裂。他認為谷歌在中國跌了一跤,還會設法站起來,而重新出發的起點,就是當初列強侵入中國的主要入口之一─香港。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