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美中人民幣之戰不會立即爆發

發表時間:

針對法國總統薩克奇夫婦的“陰謀”的結束,美國總統奧巴馬關於核武的新學說,法國監獄醫生在巴黎桑台監獄被綁為人質和法國高收入者所得稅固定百分比等主題佔據今天法國各大全國性報紙頭版頭條位置。與中國相關的主題,費加羅經濟副刊就美國財長蓋特納突訪北京撰文;論壇報文章認為美中人民幣之戰不會發生,或至少不會立即爆發。

廣告

 

世界報就美國核武新戰略的文章中指出,美國對中國的核戰略政策存有疑慮;世界報發表的歐洲政治研究導師拉伊迪的文章強調美國與中國的關係的複雜性和重要性遠超過美國與俄國的雙邊關係。

法國第一夫人:我們不是任何“陰謀”的受害者

法國第一夫人卡拉 布魯尼-薩克奇在接受法國廣播電台  歐洲一台的節目採訪時就傳得沸沸揚揚總統夫婦的私生活緋聞以及因此而引起的爭議表示,有關總統夫婦的傳言沒有任何意義,更談不上什麼“陰謀”,第一夫人還表示,被指控是有關總統夫婦各有新歡傳聞的源頭的法國前司法部長達蒂仍然完全是他們的朋友。魅力無窮的法國第一夫人強調:我們不是任何陰謀的受害者。費加羅報相關報道文章圖文並茂,法國總統府責成的反間諜機構對總統夫婦私生活的傳聞進行調查,世界報就這一調查強調,如果負責總統夫人部分公關的顧問夏龍沒有懷疑法國前司法部長達蒂的話,有關總統夫婦的傳聞倒有可能不至於傳得沸沸揚揚。

美國財長蓋特納突訪北京

關於美國財長蓋特納今天突訪北京,費加羅報經濟副刊發表文章強調指出,當中國正在為人民幣升值作鋪墊之際,美國財長改變行程,結束對印度訪問之後,昨晚抵達香港,今天訪問北京。在香港,美國財長會晤香港行政長官曾蔭權,前行政長官董建華和香港金融管理局前行政總裁任志剛,任志剛又是中國央行官方顧問。蓋特納在結束印度訪問之前表示,對中國將會認同採取更具彈性的人民幣彙率政策符合中國的根本利益抱有信心。

美國對中國核武策略抱有疑慮

關於美國核武新戰略,世界報就美國總統奧巴馬今天(8日)前來布拉格簽署美俄裁減核武談判協議發表分析評述文章,文章認為奧巴馬對美國核戰略作出重大修改,在減少核武器數量的同時,增加對不遵守防核擴散國家的核打擊威懾,而且不會向沒有核武的國家付諸核武器,奧巴馬的核戰略今後是更多的針對核擴散的危險作鬥爭。

署名萊斯勒的分析評論文章,提及奧巴馬對中國核戰略存有疑問。文章說,雖然中國與美國越來越多的需要互相合作,但是美國對中國目前對其核武庫大力進行現代化產生不安,中國的核武器數量遠遠不及美國和俄羅斯,但中國的核發展計畫缺少透明,因此美國對中國未來的核戰略提出疑問。

美中關係遠比美俄關係還複雜

世界報觀點欄目發表歐洲政治研究中心導師拉伊迪評論美國總統奧巴馬多邊主義和雙邊主義並用的外交戰略的文章,題目是奧巴馬,溫和的多邊主義。文章認為,奧巴 馬與前任布什截然不同,通過多邊對話合作來加強美國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響,國際重要議題中,奧巴馬強調多邊合作。但奧巴馬同時並不放棄雙邊關係的發展,特別是在針對俄羅斯,中國和巴基斯坦等三個國家的問題上尤其如此。

拉伊迪的文章認為,美國與中國的關係其重要性和複雜性遠遠超過美國與俄羅斯的雙邊關係,其影響程度也更為遠大。美國與中國兩極關係取決於美國,中國並不追求用意識形態和軍事力量來主宰世界,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中國同前蘇聯不同,尤其是當人們了解到美國與中國之間的經濟互相依賴的程度,中國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威脅。不過,換一個角度看,中國又是同只是戰略意義上的蘇聯威脅不同,因為中國的實力用兩條腿不斷發展擴張。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中國採用了西方強國的模式,在增加其他勢力影響之前,首先爭取經濟主宰優勢。中國與美國的競爭因此也是實實在在的。但是要是說中國與美國的競爭毫無限制,其可能微乎其微,只要美中兩國相互需要,就會有 互相的鉗制。

上海萬國博覽會

今天的世界報還刊登介紹上海世界博覽會的文章,從上海世博會的準備,城市風貌,參觀節目到旅行須知的實用常識應有盡有,用題目告知法國人如果前往參觀上海世博會,可要盡量做好各種準備。世界報的署名文章說,一百年前中國作家陸士諤就曾經預見上海必定在一百年之內舉辦世博會,果如其言,果真在一百年後上海從5 月1日起開始第73屆世界博覽會。1500萬人口的上海提出的世 博會口號,是更美的城市,更美好的生活。

世界報的介紹文章告誡讀者要選擇好時間再去上海參觀,比如最好避開35到40度高溫的炎夏,避 開8月底回歸法國的旅程,因為法國學生都在此時返校,還要避開10月1日去上海,中國國慶節全國放大假,數以千萬計的中國遊客會把上海爆滿。當然也最好不 要在10月底才去上海,臨近世博會閉幕,很多場館已經不再對外開放。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