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今日歐洲

歐盟與中國貿易關係新動向

發表時間:

歐盟貿易執委卡瑞・德古特這個星期在參加歐盟27國準備華盛頓20國集團會議磋商碰頭會時接受媒體訪問,罕見的對歐盟與中國貿易關係發表評論講話,指出中國人民幣彙率被低估以及中國製造的產品在歐盟傾銷造成了中國和歐盟緊張的貿易關係。但德古特許諾,歐盟將同中國進行磋商,盡量用討論對話解決紛爭,而不是採取報復行動令緊張局勢升級。

廣告

歐盟貿易代表說,“有很多貿易問題令我們擔心,比如傾銷。我們目前正在調查兩起傾銷案,還有人民幣低估對出口形成補貼的問題,”

路透社是少有幾家通訊社報道德古特上述講話的媒體。路透社還報道評論說,自2008年中至今人民幣兌美元保持穩定,美國等西方國家不斷向中國施壓,要求提高人民幣彙率。中國3月出現72.4億美元貿易逆差,被認為加大了西方要求人民幣升值的難度。但德古特強調歐盟不會考慮類似美國國會採取的措施,美國尋求給中國貼上彙率操縱國標籤。德古特說“這不是歐盟現在考慮的措施,如果歐盟這樣做會加劇貿易緊張,我認為讓局勢升溫不是解決的辦法。德古特肯定,歐盟對中國在原材料、出口關稅和出口限制方面的政策抱有擔心。
德古特的講話,表明長時間保持低調的歐盟,很可能在美國就中國人民幣問題暫時不再大張旗鼓的施加壓力之際,接過華盛頓的接力棒對中國貿易發難。但採取的方法,雖然矛頭仍然指向人民幣彙率,因為歐盟也指控中國人民幣造成對華貿易巨額赤字,卻用貿易制裁手法,其中用反傾銷,反補貼調查與課稅最為重要。德古特承認,歐盟目前正在調查兩起傾銷案。然而,歐盟並不止只調查兩起針對中國貿易的傾銷案。歐盟甚至還已經開始追究中國政府補貼問題,第一起反補貼調查已經啟動。由此,歐盟同中國貿易關係出現摩擦的機率增多,這是歐盟對華貿易關係的新動向。
實際上,歐盟至少着手對中國出口歐盟紡織鞋製品,玻璃纖維,鋼產品,鋁製品以及紙製品等一系列產品進行了反傾銷調查,有的調查已經啟動程序。歐盟還剛剛正式開始了對中國紙製品進行反補貼調查。每一項調查都需要15個月的時間。調查期間歐盟將有可能徵收臨時關稅。貿易評論分析,歐盟的調查,所涉及的貿易額可能單項並不巨大,但橫向影響殺傷力對中國產生巨大負面影響,在全球熱談人民幣彙率問題以及經濟危機仍然沒有消退之際,政治影響不可忽略。

現在我們來粗略看看歐盟近期對中國的反傾銷調查與反補貼調查的部分項目。歐盟去年年底宣布對中國出口歐盟的玻璃纖維產品作反傾銷調查。歐洲玻璃纖維生產商協會去年11月向歐盟委員會提出了調查傾銷的申訴。歐盟的調查,有可能使中國生產商會面臨高達百分之40-75的反傾銷關稅。爭端主要圍繞一種用於強化合成塑料的關鍵玻璃纖維產品。複合塑料目前正越來越廣泛地用於製造包括汽車、風力渦輪機葉片在內的各種產品。根據歐盟委員會的文件,今年上半年,中國生產商在歐盟玻璃纖維市場的佔有率為百分之16.7,高於2005年的百分之4.7;到 2013年,中國生產商在歐盟玻璃纖維市場的佔有率預計將達到百分之33。

去年12 月22日,歐盟部長理事會通過歐委會建議案,繼續對中國和越南的皮鞋徵收15個月的反傾銷稅。自2006 年起,歐盟向從中國進口的皮鞋徵收百分之16.5的關稅,對從越南進口的鞋類產品徵收10%的關稅。今年1月份,歐盟又將關稅徵收時間延長了15個月。歐盟委員會堅持,中國和越南的鞋類產品製造商仍在歐洲市場以不合理的低價銷售產品

今年2月,歐盟準備首次對中國政府給國內產業發放的補貼展開調查,這一調查可能會導致針對中國出口到歐洲的產品徵收一系列新關稅。被提出問題的補貼已經被證實首先針對中國銅版紙業的。但歐洲貿易律師稱,此類補貼存在於許多中國產業。美國和歐洲的生產商抱怨補貼為中國公司提供了不公平的優勢。此間關稅法律界分析,如果這表明歐盟委員會願意採取此類行動,那將為創造先例打開大門。四家代表歐洲紙業製造商向歐盟委員會提出了調查要求。這四家公司分別是南非紙業公司以及法國德國等國紙業公司。歐盟委員會已經在對歐洲紙業公司對中國公司提起的反傾銷申訴進行調查。這一反補貼調查可能會導致向中國出口商徵收額外關稅。

根據華爾街日報的調查報告,中國紙業在過去五年產能激增,對歐洲出口增加,而中國其他產業的情況也與此類似。2009年中國向歐洲出口了 220,000噸銅版紙,大大高於2006年65,000噸的出口水平。歐盟已經開始的對由中國進口的銅版紙展開反傾銷調查,成為雙方貿易摩擦加劇的最新事件。銅版紙主要用於商品廣告單和雜誌等的印製。在歐盟官方刊物最近發布的一則通知中,歐盟委員會雖然沒有指出中國公司的名稱,但要求中國造紙商向歐盟提交相關信息,其中包括中國2009年向歐盟27個成員國市場出口的銅版紙數量等。據歐盟官方刊物的通知顯示,中國企業需在15天內提交有關信息。歐盟在通知中說,歐洲銅版紙製造商協會指控中國向歐盟傾銷銅版紙,對該協會企業的銷量和市場佔有率造成了負面影響,並對該行業的總體業績和就業狀況帶來顯著不利影響。

中國方面非常反對歐盟的反傾銷調查與反補貼調查。中國一概把歐盟的調查措施譴責為針對中國的貿易保護措施,對中國來說是不公平,不合理的,也是違背世貿精神。中國除了採取報復措施,並且把問題上訴到世貿機構,要求仲裁。目前,中國與兩家最大的貿易夥伴歐盟和美國,在世貿組織等待仲裁的訴訟也是最多的。
根據中國官方的報道,2009年對於中國企業來說,註定是一個不平凡的一年。據中國商務部數據,僅去年上半年,就有15個國家對中國發起“兩反兩保”即反傾銷與反補貼;保障措施與特殊保障措施調查60起。而2008年全年,全球針對中國的反傾銷調查是73起。

以歐盟去年展開的針對中國鋁製品出口反傾銷調查為例,中國在抱怨歐盟對待中國貿易不平等條件的同時,呼籲全面重視歐美雙反調查的貿易制裁新動向。中國專業出口媒體分析提出面對接下來的持續15個月的反傾銷調查程序,中國相關涉案鋁車輪企業如何做,在中國與西方越來越密集的反傾銷攻防戰中,出口企業到底怎麼辦的嚴峻問題。中國媒體認為,歐盟不承認中國是市場經濟地位,而市場經濟地位又是反傾銷調查確定傾銷幅度時使用的一個重要概念。反傾銷案發起國如果認定被調查商品的出口國為“非市場經濟”國家,將引用與出口國經濟發展水平大致相當的市場經濟國家即替代國的成本數據來計算所謂的正常價值。如20世紀90年代,歐盟對中國的彩電反傾銷,就是將新加坡作為替代國來計算中國彩電的生產成本。但當時新加坡勞動力成本高出中國20多倍,中國的產品自然被計算成傾銷。在這次反傾銷調查中,歐盟使用的替代國是土耳其。

按照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的批評,土耳其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超過1萬美元,而中國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只有3000多美元,不到土耳其的3分之一。此外,歐盟在處理類似案件時甚至曾使用有關歐盟成員國來作為中國的替代國。因此中國批評歐盟調查機關沒有盡到嚴格審查的義務,匆忙立案,給業界發出了錯誤信號,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做法。

歐盟調查中國鋁製品傾銷案,影響中國60多家企業,直接影響出口3.9億美元。一旦“反傾銷”成立,對於中國企業的打擊則是致命的,尤其是規模大的企業。比如,為滿足歐洲主機廠的需求,許多中國企業在前期曾做了大量的研發投入,產品被奔馳、寶馬、大眾、奧迪等公司廣泛認可和使用。“反傾銷”成立則意味着這些前期投入將付諸東流。位於秦皇島的中信戴卡輪殼製造有限公司,無疑是受此次調查影響最大的中國企業。戴卡是世界規模最大的汽車鋁合金車輪企業,每年生產能力接近2000萬隻鋁合金車輪,其中1500萬隻出口到歐盟市場,是奧迪、寶馬等高端車企的重要客戶之一。中國業內分析警告,一旦反傾銷指控成立,則意味着戴卡將退出歐洲市場,以後也很難再進入。

反傾銷和反補貼從來都是美國開始發難,現在歐洲聯盟也開始頻繁使用雙反調差,增加同中國的貿易競爭對立和摩擦。中國官方也批評歐美貿易制裁含有政治因素。中國報道批評歐盟針對中國銅版紙的“雙反”調查,更多是被“政治因素”所左右。因為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2009 年全年中國出口歐盟銅版紙20.2 萬噸;同期歐盟需求量630.7 萬噸,中國出口銅版紙僅約佔歐盟銅版紙需求總量的百分之3。

中國媒體承認,2004年以來,中國外貿出口一路增長的同時,與貿易夥伴的貿易摩擦也不斷增加,國外紛紛加大了針對中國的貿易保護措施的力度。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使用反傾銷和保障措施外,有些國家開始針對中國產品進行反補貼調查措施,這種現象表明反補貼對中國出口產品的潛在威脅已經轉變為現實危害。因此,尋求取代出口補貼和進口替代補貼的措施扶持中國產業發展,採取有效措施防止國外的反補貼調查,就成為中國目前面臨的重要課題。顯然中國媒體報道中透露確實存在各種各樣形式的補貼,並已經要求未來必須尋求新的變通方法。

中國在2003年以前並沒有遭受過國外反補貼調查,真正引起中國出口業關注此事,只是近一兩年才出現的情況,這其中主要原因包括過去發達國家在開展反補貼調查時,一直把中國視為“非市場經濟國家”,認為中國的原材料和勞動力以及製成品的價格是由政治因素而不是市場因素決定的。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加入議定書》規定,中國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的 15年內可以被視為非市場經濟國家,即在2016年12月前一直作為非市場國家對待。正是基於這種認識,包括美國、歐盟在內的許多國家,一般認為反補貼法不適用於非市場經濟國家,所以並沒有對中國的產品實施反補貼調查。

2004年以來,加拿大多次發起對中國產品的反補貼調查,就是一個例證。而2004年4月13日加拿大正式立案對中國的燒烤架同時進行反傾銷與反補貼調查,是國外首次對中國出口產品發起反補貼調查,表明反補貼對中國出口產品的潛在威脅已經轉變為現實危害。

中國的報道還警告,美國、歐盟作為全世界反補貼措施的最主要使用者,已在密切關注中國各類補貼政策和信息。今年美國貿易談判代表辦公室在向國會提交的反補貼年度報告中,明確表示正在搜集中國的補貼政策和資料;而美國參議院議員已向國會提交了一個要求修改美國1930年關稅法的議案,建議允許將反補貼法適用於非市場經濟國家。歐盟也開始收集和研究中國企業獲得政府補貼的情況,以期在反傾銷措施有所收斂的同時,啟用反補貼制裁。種種跡象表明,在人民幣彙率問題沒有解決之前,今後歐美對中國反補貼調查的數量可能將逐漸增多,極有可能將使中國同時陷入反傾銷控訴和反補貼控訴的雙重威脅中。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