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中國領導人重金打造世博會狂想曲

發表時間:

4月24日出刊的法國各大報聚焦三大新聞要點:一是希臘政府向歐盟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請求財政援助;二是即將開幕的上海世博會將向全世界展現中國的魅力;三是比利時再度陷入政治危機。法國右翼報紙《費加羅報》、左翼《解放報》和法共《人道報》都在頭版報道和評述希臘政府發出的財政救援緊急呼聲。

廣告

救救希臘人民

《費加羅報》文章的標題是“希臘向歐洲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呼救”。文章指出,希臘總理帕潘德里歐昨天鄭重發出財政救急呼聲之後,歐盟拯救希臘的計畫可以說是正式啟動了。帕潘德里歐說,歐盟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至少要提供450億歐元,才能助希臘走出金融危機。歐盟各國預計在5月16日之前會陸續向雅典提供所需貸款;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援助則可能需要幾個星期才能到位。在歐盟成員國中,最熱心的是法國,巴黎希望向希臘提供的援款儘快到位;但對援助希臘一直持保留態度的德國提出了新的條件。柏林表示,只有在歐元的穩定受到威脅的情況下,才會向希臘提供援助,而且希臘必須制定新的靠得住的撙節措施。

《解放報》頭版文章的標題是“拯救希臘的行動開始了”。文章分析說,希臘的公共財政赤字高達13.6%,成為繼阿根廷、委內瑞拉、巴基斯坦之後的全球第四個金融狀況最危險的國家,令整個金融界一片驚慌。在這樣的節骨眼上,歐洲只能團結一致援助希臘,才能維護歐元區以及整個金融市場的穩定。文章還批評了德國的冷漠無情,指出德國在援助希臘的問題上一次次潑冷水,也是導致希臘難以在金融市場正常集資的原因之一。

法共《人道報》發起了援助希臘的“公民請願”運動。該報頭版的大標題是“救救希臘人民”。文章指出,希臘國家瀕於破產境地,罪魁禍首是金融市場和國際金融機構,而不是希臘人民。文章批評歐洲金融機構見死不救,在援助希臘的問題上強迫雅典實行嚴酷的緊縮政策,結果是使希臘雪上加霜。文章還批評說,歐盟在金融危機中向各國銀行提供了巨額的救市資金,而對瀕於財政崩潰邊緣的希臘卻遲遲不肯伸出援手。歐盟提供給各國銀行的巨額救市資金利息只有1%,而如今歐盟各國提供給希臘的貸款利率卻高達4%到8%。這樣做是不合理的;希臘也應該得到利率低於1%的低息貸款。條件也不應該太苛刻,只要保障公民社會權益、就業和社會公益事業就行了。

《世界報》頭版的文章評論的是比利時的政治危機。文章指出,比利時不同族群之間一場文化爭端竟搞倒了基督教民主黨人領導的聯合政府,顯示這個國家政制結構的脆弱,以至於動不動就可能爆發“制度危機”。

印度和巴西也敦促人民幣升值

《世界報》經濟版的重頭文章是一篇有關中國人民幣被人為低估的述評。文章的標題叫做“被低估的元:金磚四國出現裂痕”。文章指出,在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呼聲中,美國又找到了新的盟友。這兩個新的盟友不是一般的國家,而是與中國結成“金磚四國”的印度和巴西。繼美國之後,印度和巴西這兩個新興經濟大國也站了出來,要求人民幣升值。文章分析說,直到最近,印度和巴西一直不願意得罪中國,拒絕把矛頭指向人民幣,但現在它們也改變了立場,並且越來越公開指責中國這個巨大的“世界加工廠”靠人為壓低人民幣來維持其出口優勢。

文章分析說,印度和巴西終於敢站出來,在人民幣彙率問題上向中國叫板,標誌着發展中國家對中國的態度發生轉變,可能還會帶動更多發展中國家加入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國家行列,譬如新加坡,也有可能要求中國採用更有彈性的人民幣彙率。因為這些發展中國家都已經注意到,如果它們不要求人民幣升值,它們的出口市場份額就有可能被中國蠶食或吃掉。《世界報》文章估計,在印度和巴西的帶動下,今後會有更多發展中國家站出來敦促人民幣升值,預料人民幣升值將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

中國領導人的瘋狂想法:重金打造上海世博會

基督教《十字架報》今天的大標題是:“全世界聚會大上海”;頭版配有世博會中國館前中國民眾揮舞國旗的大幅照片。該報還推出了長達四個版面的上海世博會專題報道。《十字架報》文章指出,在中國經濟金融大都上海舉辦的這屆世博會將於5月1日開幕,無論在參觀人數和參與國等方面都將創歷史記錄,這屆世博會的盛況也會令那些以為世界博覽會這類大型會展活動早已過時的人士驚訝得大跌眼鏡。

《十字架報》文章列舉了一組數字:中國當局為了舉辦世博會,斥資接近300億歐元,如果把為辦世博會而改造城區的大量相關工程也算進去的話,那麼資金總額遠遠不止300億歐元這個數字;為了興建世博會場館,上海市當局下令搬遷了272座“污染嚴重”的工廠;而從規模上來看,上海世博會也是將是規模空前的一屆世博會,預計參觀人數將達一億人次,其中90%參觀者是中國人;此外,參加上海世博會的國家和國際機構也多達242個,包括192個國家和50個國際組織。

《十字架報》上海世博會專題指出,全球化重振了一百多年來已經衰落的世界博覽會,而中國不惜巨資舉辦世博會,是想借世博會向全世界展示中國經濟上的成功和高速發展的新氣象,再次驗證中國已經躋身世界強國之林;與此同時,外界也想借參與上海世博會來吸引中國。《十字架報》上海世博會系列報道中的一篇文章,標題就叫做“全世界都想吸引中國”。文章援引一些中外人士的報道評論說,在北京奧運會成功舉辦之後2年,中國又重拳出擊,打造上海世博會,目的是展示中國的實力。

文章評論說,中國領導人的腦袋裡只有一個“瘋狂的想法”,那就是上海世博會只能辦成世界之最,不能有半點的欠缺,因為中國人已經決定了,上海世博會要辦成一個舉世無雙的盛會,成為中國展示其強大地位的“一個歷史性時刻”。文章指出,對中國領導人來說,辦好上海世博會具有重大的政治意義,這種政治意義是用投資規模來衡量的。文章援引上海復旦大學一位歷史學教授的話說,“上海過去從未達到過它輝煌的頂峰,這次世博會將會使上海成為一個不可繞過的世界級大都市,進入世界版圖”。

商界報紙《論壇報》今天在旅遊版刊登一篇有關香港歷史與現狀的文章。文章的標題是“香港金黃的門面背後”。文章作者指出,今日的香港處在古老的傳統和城市現代化的挑戰之間。香港最迷人之處,不是它那金碧輝煌的外表,而是深藏在它深處的另一種文化,即香港人始終保持的中國古老傳統,這種古老傳統能夠抵抗現代人醉生夢死的奢侈品世界。正因為有這樣一種傳統文化的存在,香港還有它的歷史和過去;透過這種深層的歷史文化,去想象香港的未來,也許更有意思。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