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達拉斯世界網絡安全峰會關注中國

發表時間:

在美國得克薩斯州的達拉斯舉行的首屆世界網絡安全峰會今天(5月5日)進入最後一天,這次會議是由一家獨立的研究機構、美國東西方研究所主辦的。來自美國、中國、法國、俄羅斯、德國以及印度等40多個國家的400多名政府官員、網絡安全專家、信息技術企業和非政府組織代表參加了峰會。

要聞解說
要聞解說 RFI
廣告

網絡安全問題最近幾年來已經成為全世界各國政府以及輿論日益關注的焦點議題,從普通網絡用戶受到病毒攻擊而無法正常運作,到整個國家的行政管理網絡受到攻擊而陷入癱瘓,網絡空間已經被國際多名專家定性為是繼地、海、空以及太空之後的第五大新的戰場。根據東西方研究機構以及華盛頓公共策略集團對全球三十四名政府官員以及一百零三名企業專家所作出的一項民調結果,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受訪者將網絡攻擊的威脅性在一到十級的等級中定性位六級,百分之六十六的受訪政府官員認為目前各國所擁有的網絡安全措施遠遠不能啟到應有的保護作用,他們認為網絡攻擊事件將導致新一輪的國際矛盾,激發類似中國、印度、俄羅斯以及美國等國之間的相互防衛以及相互猜疑,甚至可能導致網絡戰爭。

事實上,北約組織設在愛沙尼亞的首都塔林的一家機密機構正在對可能出現的網絡戰爭進行預測和評估。愛沙尼亞在電腦技術領域領先各國,這家名為網絡防衛合作高級中心的研究中心彙集了北約組織的十多名電腦技術高手,該中心的負責人愛沙尼亞上校伊爾馬•塔姆向法新社表示,他們在網絡空間領域的研究工作已經遠遠超出了科幻小說所能夠想象的範圍。愛沙尼亞在2007年曾經遭受大規模的網絡黑客攻擊,導致政府部門的電腦系統在數日內處於癱瘓狀態,由於此一事件正好發生在塔林市政府拆除位於市中心的一座蘇聯紅軍紀念雕塑之後,愛沙尼亞因此譴責俄羅斯政府策畫了此一攻擊事件。為了進一步證實上述指控,愛沙尼亞國防部長還強調說,2008年俄羅斯與格魯吉亞爆發戰爭期間,格魯吉亞政府網絡也曾經遭受黑客攻擊。當然,類似的攻擊事件舉不勝舉,根據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一項研究結果,位於印度達蘭薩拉的達賴喇嘛的電腦網絡曾經遭受來自中國成都的電腦黑客的攻擊,美國網絡搜索巨頭谷歌抗議中國黑客的攻擊事件更是無人不知。綜上所述,網絡安全問題,如同地球升溫等問題一樣,已經成為迫在眉睫的全球治理項目,急需各國政府以及企業專家的共同合作。

在周二(4日)的開幕式上,美國國內安全副秘書飛利浦•雷庭表示各國不能夠僅僅滿足於頭痛救頭、腳痛醫腳的臨時抱佛腳式的措施,而應該在公私聯合的基礎上,利用高尖端技術共同對付網絡犯罪活動。美國戴爾集團總裁邁克爾•戴爾在周一的會上表示,網絡安全的最大威脅之一是網絡黑客,而破獲網絡黑客需要來自全世界各國政府以及企業的合作,那些拒絕合作的國家就可能成為在網絡領域不受歡迎的國家。

谷歌事件使中國成為此次峰會的一大看點,根據法新社的報道,參加此次峰會的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網絡局副局長劉正榮周二並沒有正面回答有關谷歌事件的問題,他只是表示中國支持國際社會加強網絡安全領域的努力。但他同時又強調,互聯網屬於不同國家主權管轄範圍,各國的互聯網主權應該受到尊重。劉正榮說,網絡安全的差異性受各國國情和文化傳統等因素決定,不應該用同一個標準進行衡量。劉正榮還提出,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在網絡安全領域面臨的挑戰比發達國家更大、更多。美國等發達國家在網絡技術和網絡安全保障能力等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發達國家應為發展中國家提供幫助。

看來網絡安全問題同氣候升溫等國際性議題一樣面臨著同樣的棘手難題,那就是如何處理統一的國際規則同各國的主權利益之間可能引發的衝突?如何顧及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之間的技術以及經濟落差?
另外,各國對網絡安全這一概念的理解本身都各不相同,對中國以及伊朗等國來說,政府最關注的顯然並非普通的網絡犯罪活動,而是威脅社會穩定的網絡群體活動。

中國人大上周四剛剛通過了修訂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正式對電信和互聯網運營商提出了要求。保密法規定,互聯網及其他公共信息網絡運營商、服務商應當配合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檢察機關對泄密案件進行調查;發現利用互聯網及其他公共信息網絡發布的信息涉及泄露國家秘密的,應當立即停止傳輸,保存有關記錄,向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或者保密行政管理部門報告;應當根據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或者保密行政管理部門的要求,刪除涉及泄露國家秘密的信息。

由此可見,達拉斯國際網絡安全峰會要想取得進展,或許應該首先對網絡安全做出一個定義。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