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當今世界

阻中國染指印度洋 印美海上再演習

發表時間:

4月23日到5月1日,印度海軍與美國海軍在阿拉伯海進行了為期十天的年度聯合演習,演習代號為“馬拉巴爾-2010”,演習科目包括反潛、水面射擊、防空、海上搜索和攔截,印度海軍參演部隊來自西部艦隊,包括導彈驅逐艦、護衛艦以及“海鷂(要)”垂直起降戰鬥機等。美國海軍參演兵力來自西太平洋的第七艦隊,包括導彈巡洋艦、驅逐艦、護衛艦和核潛艇以及P-3遠程反潛巡邏機。

廣告

 

正在加速現代化的中國海軍是這次印美聯合軍事演習的主要目標,因為印美兩國都為中國未來的軍事遠景感到不安。4月12日,美國海軍作戰部長羅海德上將與印度海軍上將威爾瑪和印度陸軍上將辛格在新德里一起討論了中國的印度洋戰略。據《印度時報》報道,雙方評估了中國海軍的遠程作戰能力和在印度洋地區日益增強的影響,特別留意到中國加強了與緬甸、孟加拉國、斯里蘭卡、馬爾代夫、塞舌爾、毛里求斯和馬達加斯加等印度洋國家的海上交往。

早在5年前,美國就仔細分析了中國海軍的印度洋戰略。2005年初美國《新聞周刊》發表《中國力量進入印度洋》一文,認為中國在20世紀90年代初在緬甸建立了在印度洋上的第一個橋頭堡。後來又開始實施一項雄心勃勃的道路和港口建設計畫,以使中國西南部沒有出海口的雲南省與印度洋連接起來。

09年初,美國國際安全專家羅伯特•卡普蘭在《外交事務》雜誌上對印度洋的戰略地位提出了新構想,認為“印度洋將取代太平洋和大西洋成為21世紀的全球中心。”並預測“中印將在21世紀正式打響印度洋的制海權爭奪戰”。

印度洋承擔著一半的世界集裝箱貨運及七成的國際石油運輸,印度洋還涵蓋伊斯蘭世界的整個弧形地區,被稱為戰爭導火索的索馬里、也門、伊朗、巴基斯坦都毗鄰印度洋,是世界恐怖主義、海盜和販毒猖獗的場所。

中國國際戰略學專家李兵認為“控制印度洋”是印度孜孜以求的夢想。印度在軍事上推行“地區性有限威懾”戰略,把印度洋作為軍事擴展的重點,海軍戰略則堅持“沿海防禦、區域控制、遠洋進攻”的發展思路,明確提出要建立強大的遠洋艦隊,實現從“區域性威懾與控制”向
“遠洋進攻”的跨越,形成對印度洋的實際控制。
美國國際戰略專家卡普蘭預測,中國為了打破對馬六甲海峽的過度依賴,突破“馬六甲困局”,將與印度爭奪印度洋的制海權。中國還將利用印度洋上安達曼群島和尼科巴群島中的244個島嶼,將其當成“金屬鏈”,阻止西方進入馬六甲海峽。
印度洋水域對中國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因為中國從中東進口的能源和出口到歐洲的產品都必須經過這一水域。但如果中國想將海軍力量擴大到印度洋的話,必須首先建立一支更加龐大和先進的遠洋艦隊。

4月13日的《印度時報》指中國正迫不及待地建造至少3艘航空母艦,該報認為中國對建造航母表現出特別的興趣,是因為在這一方面,中國落後於印度。目前,中國擁有62艘潛艇,包括10艘核潛艇和3艘遠程導彈潛艇,並有75艘主戰艦,但沒有一艘航空母艦。

始於1992年的美印“馬拉巴爾”年度軍演,最初主要演練海上救援、聯合反恐等低級別項目。但最近,美印不僅邀請新加坡、澳大利亞、日本等國參加,還逐漸將演習向聯合作戰方向發展。09年4月29日至5月3日,美國、印度以及日本的海上力量在日本沖繩以東海域舉行了代號為“馬拉巴爾09”的大規模海上聯合演習,將制衡中國海軍的大戲演到了中國的家門口。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