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美關係

國際媒體評中美第二輪戰略與經濟對話

路透社今天(5月26日)從北京對昨天結束的第二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發表總結評論,認為中美雙方就宏觀經濟政策、貿易投資、金融及能源等領域取得對話成果。 華爾街日報當天也發表署名文章,認為這次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是兩國近代以來涉及最廣的溝通對話,凸顯出兩國關係出現了朝向平等合作夥伴轉型的根本變化。

胡錦濤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美國國務卿希拉里
胡錦濤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美國國務卿希拉里 REUTERS/Frederic J. Brown/Pool
廣告

經濟政策對話與協調

這次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在宏觀經濟方面,中美雙方承諾就財政、貨幣和結構改革等問題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對話與協調。雙方認為宏觀經濟政策應考慮各個經濟體的具體經濟形勢,同時考慮全球經濟形勢。

中國許諾應當隨着中國經濟復蘇的鞏固,將通過實施促進消費的財政和貨幣政策,繼續進行結構改革來保障消費在經濟增長中發揮不斷擴大的拉動作用。

為進一步改善民生,中方將繼續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包括擴大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範圍,加快建立健全養老社會服務體系,多渠道增加社會保障基金等。

在貿易和投資方面,中美雙方都致力於構建更加開放的全球貿易和投資體系,反對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雙方同意,在發起貿易救濟調查和實施貿易救濟措施時嚴格遵守世界貿易組織規則以防止其濫用非常重要。

金融市場

關於金融市場,中美雙方將尋求通過強化監管、提高透明度和完善問責制,推動金融市場服務於居民、商業和生產性投資需求;採取措施在國家和國際層面落實審慎監管標準,促進平等競爭,避免金融市場分割、保護主義和監管套利。
關於國際金融體系改革,中美雙方同意共同努力,確保多倫多、首爾峰會取得積極成果。 但是中美戰略對話協議沒有提及中國人民幣彙率問題。

中國不願給出人民幣彙率改革時間表

華爾街日報今天也發表署名文章,評論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是兩國近代以來涉及最廣的溝通對話,今年兩國在彙率及貿易等爭議性問題上達成了若干協議,凸顯出兩國關係出現了朝向平等合作夥伴轉型的根本變化。

不過該報文章認為,雖然中國承諾要逐步推行人民幣彙率改革,但並未給出時間表。外國企業擔心北京方面推動“自主創新”的努力是在變相搞貿易保護主義。

此輪高級別對話約有200名美國官員參加,是美國派往海外的規模最大的代表團之一,從某些方面講,也預示了全球超級大國美國和通過安度全球經濟危機而擴大了影響力和勢力的亞洲大國中國之間關係的未來走勢。

雖然中國方面在此次戰略與經濟對話中幾乎沒有做出重大讓步,但兩國官員均對溝通成果高度讚賞。美國國務院公布了一份清單,列出了戰略對話部分的26項具體成果,並包括兩國有關部門就能源安全、氣候變化、聯合國維和行動、反恐、執法等其他問題舉行的分組會議。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