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中美兩國軍事關係再度出現波折

發表時間:

中美兩國軍事關係再度出現波折。美國國防部長蓋茨原計畫訪問亞歐五國途中訪問中國,但是,中國政府以“時機不合”為由予以拒絕。

要聞解說
要聞解說 RFI
廣告

蓋茨對中國取消他原定的訪問表示失望。他原計畫3號參加在新加坡舉行的亞洲安全會議後訪問中國。應曾經訪問華盛頓的中國軍方領導人的邀請,蓋茨此次亞洲之行原預定停留北京,但這項邀請卻遭到取消或至少遭到擱置。他在飛往新加坡的飛機上告訴記者:“我們在類似場邊談話的場合,聽到一些暗示,這次訪問不可能在數週內實現。”他說:“我只在一種感覺上失望,我認為與中國人更公開的對話,討論我們的軍事現代化計畫,討論我們的世界戰略觀點,對兩個大國的關係,是一種有建設性和有幫助的事情。”

美國國防部長蓋茨星期六在新加坡舉行的“亞洲安全會議”上發表演講,針對中國今年1月強烈抗議美國宣布對台出售武器,並中斷美中軍事交流一事,認為這“不合情理”。蓋茨指出,去年11月美國總統奧巴馬和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就推進構築穩定可信的兩軍關係達成了共識,並舉出軍事交流可避免兩國間誤會這一優點。此外,他指出對台出售武器並無不妥,其原因為(1)已持續數十年、(2)美國不支持台灣獨立、(3)中方擴充軍備導致台灣購買武器。他認為“政治經濟領域的關係構築沒有碰到阻礙。只有軍事交流領域成為‘人質’”,批判了較其他方面尤為顯眼的中國軍方態度。據悉,美國國防情報局一份關於台灣是否應取得F-16C/D型戰機的機密報告將於今夏出爐。在該報告確認台灣有需要取得F-16C/D型戰機,美國即可能出售F-16C/D型戰機給台灣。美國國防情報局今年1月的非機密報告就曾聲稱“台灣老舊的空軍戰機,凸顯台灣空防之薄弱”。

紐約時報也報道說,蓋茨認為,解放軍阻礙中美軍事關係改善。美國國防部長蓋茨向媒體表示,當中國與美國關係在很多領域都獲得改善,尤其是政治與經濟議題,中國軍方卻一直在阻擾與五角大廈加強關係的努力。報導說,在中國對奧巴馬政府1月軍售台灣數十億美元武器的反應上,蓋茨表示,共同安全議題的進展一直被當作“人質”。蓋茨在新加坡舉行的亞洲安全會議上表示:“美中對此一事務明顯有歧見,但過去數十年對台軍售,並未妨礙美中更密切的政治與經濟關係,也沒有妨礙其他在共同利益安全領域上更密切的關係”。他說,最近的對台軍售,並非反映美國對台政策有所改變,而軍事關係的冷淡也不會改變美國政策。他表示,“每個人都很清楚,自從美中關係正常化至今30多年,對美中軍事關係的干擾,並未改變美國對台政策。” 

中國方面,中國將領也對美國發表了軟中帶硬講話。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馬曉天星期六說,中方致力於建設21世紀積極合作、全面的中美關係,但美國對台軍售、美軍在東海、南海的監測等也阻礙兩軍關係。據新華社報導,他在新加坡舉行的第9屆亞洲安全大會回答記者詢問時說,中美兩軍關係發展存在障礙,第一是美對台軍售;第二是美國軍艦、飛機在中國南海、東海對中國進行高強度監視、偵察;第三是美國國會通過的“2000國防授權法”和“迪萊修正案”,限制12個領域的兩軍交流。馬曉天說,中國一貫重視中美兩國在軍事領域的互信和合作。中方本著尊重、互信、對等、互惠的原則,和美方開展各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他表示,中美兩國建交以來共同發表3個聯合公報,其中“八一七公報”美方承諾不尋求執行一項長期向台灣出售武器的政策,向台灣出售的武器在性能和品質上將不超過中美建交後近幾年供應的水淮,淮備逐步減少對台灣的武器出售,並經過一段時間得到最後的解決。但此問題至今仍未解決。他說,美對台軍售是30年來一直干擾中美關係的嚴重事件。這裡有戰略互信、雙方合作的政治基礎問題,也有如何對待自己承諾的問題。馬曉天指出,中美建交以來,兩軍關係經歷著“發展、停滯、再發展、再停滯”的怪現象。雙方都希望努力打破,但是這些努力至今沒有明顯成效。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