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

北京發布互聯網白皮書為“防火牆”辯護

全球網際網路使用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今天以國家安全為由,再次為其控制網絡的做法辯護。法新社報道說,北京要求外國人尊重其網絡“長城”。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八日發表《中國互聯網狀況》白皮書。這份全文共一萬三千字的白皮書指出,管理好網際網路,關係到經濟、國家安全、社會和諧、國家主權和尊嚴。

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15個國家被視為是網絡信息自由流通的敵人
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15個國家被視為是網絡信息自由流通的敵人 (Photo : www.rsf.org)
廣告

中國網民接近四億,八成以上從互聯網獲取新聞信息,比率遠較言論自由的地區高,顯示互聯網成為傳統傳媒受壓下的主要替代信息來源。另外,中國互聯網的普及率約三成,中國期望,未來五年將普及率增加至四成半,但強調,會堅持依法管理,保持網上傳播信息的秩序和國家安全。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八日發表全文一萬三千字的《中國互聯網狀況》白皮書,當中提及,截至去年年底,中國網民人數達到3.84億,比九七年增長了六百多倍,以年均增長三千多萬人計算,現時應已達到四億人。

白皮書引述統計指,八成以上的網民主要依靠互聯網獲取新聞信息,另外,有2.3億人經常使用搜索引擎查詢各類信息,約2.4億人經常利用即時通信工具進行溝通交流,每天通過論壇、新聞評論、博客等渠道發表的言論達三百多萬條,超過66%的網民經常在網上發表言論,充分表達思想觀點和利益訴求。白皮書總結,「互聯網正在成為一種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中國網民從網上尋求新聞信息的比率遠較言論自由的地區高,反映在言論不自由的地區,市民轉而在網上尋求信息的習慣。以較為自由的香港為例,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畫四月的調查顯示,三成六受訪者以互聯網為主要的新聞來源。
另外,白皮書指,互聯網普及率去年底已達到28.9%,超過世界平均水平。不過,中國互聯網髮長呈現東部快、西部慢的特點,而城市網民更佔了網民總數的72.2%,城鄉之間的數碼鴻溝有待拉近。但這無減政府普及互聯網的政策,中國會致力在未來五年使互聯網的普及率達到45%,使更多人受惠。

面對有關轉變,中國政府強調,會堅持依法管理,白皮書透露,自九四年以來,中國已經制訂至少十條專門的互聯網管理法規,另外,還有包括在現行法例的規管,即差不多每年均有對互聯網制訂規管辦法和法則。

白皮書表明,法律保障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但不能損害國家、社會、集體的利益和其它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權利,任何組織或個人都不得利用電信網絡從事危害國家安全、社會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權益的活動。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