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中國天然氣消費今年將超過英德

發表時間:

今天法國主要工會組織動員遊行示威日,抗議政府的退休改革草案,就此,法國數家全國性報紙的頭版頭條又圍繞法國退休制度的改革展開:十字架報指出,退休問題對年輕人來說尚遙遠;法共人道報強烈呼籲維持60歲退休的合法年齡;組織者預期將有上百萬人上街遊行,今天遊行抗議的目的旨在讓政府收回改革退休草案,巴黎人報和論壇報的大標題同出一轍闡述示威遊行所能起到的作用;回聲報關注經濟增長與緊縮方案這對矛盾;世界報說法國審計法院警告要當心公共開支的偏差。

廣告

中國石油消費今年猛增

中國石油消費今年將猛增百分之七以上,也就是每天需要九百多萬桶,中國也將成為天然氣領域名列前茅的需求者,中國的天然氣消費從今年開始將超過德國和英國的天然氣消費量,就此回聲報同仁格拉斯朗撰文強調,今年中國能源所需佔世界石油需求量增長的近一半。

回聲報文章引述國際能源組織的評估數據指出,中國在世界能源舞台上佔據的分量越來越重,僅是中國自己就需要世界石油需求量增長的百分之40,中國能源消費佔全球總量的百分之十,美國能源消費是中國的近兩倍,因此中國石油消費將增長百分之七點六,每天達九百二十萬桶,經合組織在經濟沒有真正恢復支強對石油的消費幾乎保持穩定,只是略減百分之零點一。

回聲報文章展望全球的石油需求寫道,全世界需求石油量每年上升百分之一點四,等於每天石油增產12O萬桶,直到2015年。根據國際能源組織昨天披露的預測,石油價格將會略漲,從今年的76美元一桶將漲到2015年的85美元一桶。

經合組織和新興經濟國對能源的需求明顯不同

回聲報援引國際能源組織總幹事的闡述說,在石油和天然氣方面,觀察到在經合組織和新興經濟國家之間明顯的不同,中國,印度和中東國家的需求增長明顯上升,而經合組織等其他地區,特別是歐洲的能源需求增長微弱或穩定。

而自從2009年,中國超過美國,一躍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中國的汽油需求猛增,這一需求的強勁增長是由於中國城市人口的收入提高和中國的人口眾多所致。

國際能源組織認為在未來,這種需求的槓桿作用將進一步明顯,到2015年,中國的石油消費每天將高達1 160 萬桶,在煉油方面,中國這種扶搖直上也非常明顯,中國投產的煉油到2015年之前每天將增加330萬桶的能力,等於全球所預期的三分之一的幅度。

能源供應對中國具戰略意義

回聲報文章還強調指出,在未來數年,能源供應問題對於中國也越來越具戰略意義,仍根據國際能源組織的預測,實際上,中國的石油產量到2015年之前,基本上保持穩定。
中國對天然氣的需求方面也將成為名列前茅的需求者。近年來中國每年的天然氣消費增長一千億立方米,中國的天然氣的需求已經超過意大利,今年將超過德國和英國甚至日本,照此下去,中國的天然氣需求將超過任何一個經合組織國家,美國除外。

回聲報文章結論說,從全球角度講,中國能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對分析家預測的可信度越來越構成問題,中國對石油儲備或煉油的能力數據又缺乏透明,對中國經濟增長數字也存在許多疑問,在這一背景之下,能源領域的工業家越來越難以設想未來,在未來數年謹慎從事大有必要。

十字架報對上周日在巴黎美麗城舉行的有成千上萬個華僑參加的抗議暴力遊行示威撰文闡述華人如何成為暴力攻擊,搶掠錢財的對象,文章也描述了在巴黎美麗城區域多個僑團和平共處的氣氛。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