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台北一周

ECFA早收清單成為國民黨五都選舉補藥

發表時間:

●兩岸商談ECFA(經濟合作架構協議)長達半年,上周終於告一段落,星期二(29日)就要正式簽署了。達成這項協議,對兩岸最主要的影響是什麽?

台北一周
台北一周 RFI
廣告

這在東亞各國的國際貿易商圈而言只是一件小事,因為降低關稅,促進自由貿易,是各國早就在做的事。可是兩岸間卻因為特殊政治關係,和民進黨執政八年與中國採取的對抗立場,延遲到2010年才要簽署。上周海基會、海協會在台北最後協商的結果,確認了早期收穫清單的總項目,這些項目將從明年(2011)元旦開始逐年降稅,台灣輸往大陸的貨品,如果目前稅率在15%以上的,明年元旦先降到10%,後年元旦再降到5%,大後年(2013)元旦則降到0,也就是每年降5個百分點;至於目前稅率在5%以下的貨品,明年元旦起就立刻全部降到0,也就是免稅,這影響該有多大!也難怪馬英九政府把簽署ECFA當作最重要的施政,全力推動。

●你剛剛提到的是台灣銷售到大陸的貨品─大陸銷售到台灣的貨品也一樣可以降低關稅蘿?

對,只要是列入早收清單的貨品都可以降低關稅。大陸進入台灣的早收清單貨品,目前稅率在2.5%以下的,明年元旦起一律免稅;目前稅率在7.6%以上的,也是分三期逐步調降,每年調降2.5個百分點。聽友可能會發現,台灣進入大陸的早收清單產品每年調降5個百分點,大陸進入台灣的,每年卻只調降2.5個百分點,其實這不是不對等,這是因為大陸的平均關稅稅率比較高,現在平均稅率在8.9%,台灣的平均稅率卻只有4.3%的關係。終極目標是,雙方早收清單貨品的關稅在2013年全部都降為0,所以大陸調降的幅度必須比較大,這是對等的。

●「早期收穫清單」的確是這次ECFA談判的焦點。究竟「早期收穫清單」在整個ECFA協議中,扮演什麽樣的角色?

因為ECFA是一個架構性的協議,大陸叫「框架協議」,它是先搭起一個框架,雙方再針對多如牛毛的產業慢慢協商。「早期收穫清單」就是雙方簽訂協議後,第一批列入降低關稅或免除關稅的貨品項目,以及第一批同意對方進入市場的服務業項目。在早收清單談定之後,未來兩岸每隔半年還要再協商一次,再決定哪些項目要降低關稅、開放市場。所以這是一個長期的談判,基本上是朝向降低關稅壁壘、貿易自由化的方向,但雙方也要設法維護自己比較弱勢的產業,以免太早開放,會被打得擡不起頭來。

至於大陸這次同意開放給台灣的早收清單,項目之多,台灣方面非常滿意,可以說給足了馬英九面子,因為台灣取得的早收清單項目比大陸多一倍,獲利金額是大陸的五倍,因此大陸海協會副會長鄭立中在台北的記者會上就說,「國際上沒有出現過這麽龐大的早收清單項目,也沒有出現過這麽不協調的早收清單比例」;他甚至非常明白地說,「台灣對大陸一年貿易順差達幾百億美金,但中國還是接受以上的結果,就是因為兩岸都是一家人」。可以看出,為了給台灣人好印象,也為了和平統一鋪路,大陸透過這次ECFA協商,真是擺足了低姿態,也給足了好處,完全落實了「讓利」的政策指示。

●即使大陸透過ECFA的協商結果向台灣示好,民進黨還是在星期六舉辦了示威遊行,這場示威遊行,對兩岸簽署ECFA會有什麽影響嗎?

其實兩岸半年來的談判過程已經可以看出,大陸會透過ECFA向台灣示好,所以民進黨的立場從早期旗幟鮮明地反對ECFA,修正為要求將簽訂ECFA交付公投,這也是星期六遊行的主題,強調民進黨反對的是「一中市場」。但上星期四,兩岸敲定的早收清單,項目之多,已經讓馬英九政府士氣大振,雙方星期二就要在重慶的江陳會談中籤訂協議,民進黨針對ECFA舉辦的遊行,在整個大局勢中,已經無法產生任何影響。現在唯一值得觀察的是,當灣的立法院要審議ECFA時,民進黨會用什麽態度杯葛。

另外,台灣主流媒體的分析認為,在早收清單中,連比較有疑慮的中南部農業縣份,大陸也給給了一份見面禮─單向對台灣開放十八項農產品可以免稅輸入大陸,包括香蕉、柳橙、茶葉、石斑魚…等,未來一年,這十八項農產品銷售到大陸的總金額估計將成長七倍,這可能影響中南部農民對ECFA 的態度,將成為年底五都選舉國民黨的「大補丸」。這項分析會不會成真,聽友不妨拭目以待!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