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

工潮未止大陸各地已掀加薪潮

在全國多處發生工潮之際,中國有27個省市自治區先後調高每月最低工資,7月1日一天之內,就有深圳、北京、河南、陝西、安徽、海南等九省市調薪,除了深圳平均調高最低工資15.8%外,其餘各省市的加幅均逾20%,其中海南加31.7%居全國之首。不少中小企業對內地的加薪潮叫苦連天,部份企業以增加自動化和減少人手應對,有些更面臨結業的前景。

路透社
廣告

由於有專家指出,中國的最低工資水平,在調整之後仍低於世界平均水準,相信大陸的工資未來一、兩年內還有上調的空間。

在此同時,繼續有大陸日資企業受到工潮影響而停產,位於天津東麗區的三美電機廠房在上月29日開始罷工,迄今已進入第三天。工人在工廠門口貼上「我們要求漲工資」和「要求公平待遇」等標語。三美電機主要生產光碟驅動器、電源器件等電子產品。

而因為連番有員工跳樓自殺的台資企業富士康,已決定幅縮減深圳廠房規模。富士康發言人證實,廠方今年內將會把主要生產線遷往河北。

內地傳媒引述全國總工會有關人士報道,今年共有27個省市自治區上調最低工資標準。調薪後,全國仍只有廣東、深圳、浙江和上海的最低工資逾千元,其中上海為1120元(人民幣,下同)為全國最高,浙江、廣州和深圳分別為1100元。

事實上,從今年2月開始,江蘇省率先帶頭調高最低工資,其後浙江、廣東、福建、上海等地都在4月至5月陸續調整最低工資標準,調整幅度都逾10%,部份省分超過20%。相對於上半年的調薪,昨日調高最低工資的九省市加幅更大,深圳因拆除二線關,特區內和特區外首次統一最低工資增至1100元,全市平均加幅為14%。安徽、湖南、河南、陝西、雲南等地增幅都超過兩成。而海南省最低工資提高至830元,增幅31.7%,升幅居全國之首。

報道引述清華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蔡繼明說,中國最低年收入不到世界平均水準的15%,全球排名159位,遠低於世界平均水準,就算在調整之後,工資標準提升的空間還是很大。他稱,綜合考慮企業的承受能力後,中國在「十二五」,即2011年至2015年期間,最低工資水準應逐步達到世界平均水準。按照《最低工資規定》的要求,最低基本工資各地應每兩年至少調整一次。

香港中小企業國際投資交流協進會會長趙志雄接受訪問時說,內地持續調高最低工資,令在廣東的港商經營環境更艱難,「部份港商面臨結業」。他說,在廣東的港商不可能因為內地最低工薪稍低而北遷到陌生地方。有港商以增加自動化和縮減人手應對加薪潮。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