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公民廣場

余傑:胡溫是一枚硬幣的兩面

發表時間:

余傑是一位敢於批評中國政局,甚至批評中國領導人的知識分子。在中國總理溫家寶的親民形象受到海外青睞的時候,余傑準備在香港出版《中國影帝溫家寶》一書予以剖析;當一些西方的中國問題專家把溫家寶與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區別看待,余傑卻認為胡溫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對溫家寶擔任總理八年來的“政績”,余傑用 “失敗”二字來概括。余傑還批評溫家寶喜歡做秀。

廣告

幾周前他在北京家中被國保帶走後連續審問了數小時,國保明確告訴他,如果堅持出版《中國影帝溫家寶》,就會涉嫌危害國家安全,就可能成為一個嚴重的刑事案件。面對威脅,余傑回答說,他對於溫家寶的批評是一個公民在行使言論自由的權利,受到中國現行憲法的保護。所以他仍然按原計畫在今年10月份出書。在接受採訪時,我們首先問起了他的處境,他說從7月5號遭傳訊,被審問以後,目前還沒有被騷擾過。因為上次的被傳訊和未來要出版《中國影帝溫家寶》這本書有相當的關係,我們就從他的這部尚未出版的書談起。

《中國影帝溫家寶》

用影帝來形容溫家寶,自然有演習天才的意思。余傑對我們說,其實,“影帝”這個說法並不是他個人的發明,這個詞一兩年來在中文推特圈上都在使用,他的這本書只是借用了這樣一個名稱。這本書要告訴我們什麼呢?余傑說他要在這本書里討論溫家寶擔任總理八年以來的制定的一些政策,包括他的內政、外交政策,他的文化政策,教育政策,經濟政策。還要用一些很詳細的例子來討論溫家寶一些引人注目的表現,比如兩年前他視察四川地震災區,今年視察一些水災和旱災區時的表現。

就拿兩年前溫家寶視察汶川大地震災區來說,他是政治局常委中最早去的。但是,他雖然在現場說了很多,作了很多親民的表態,但今天回頭再看,他當時對那些遇難的學生家長承諾要調查豆腐渣校舍,可是迄今為止都沒有兌現。相反,那些上訪的學生家長和一些志願調查震災真相的人,像譚作人,像黃琦,他們反而被抓、被判刑。而那些負有直接責任的各級官員,從建設部長、四川省省長到任何一個鄉長,卻沒有任何一個人因為跟那些建築商勾結起來偷工減料而受到法律的懲罰。

葉公好龍的溫家寶

收入《中國影帝溫家寶》一書中的一篇文章題為“既然緬懷杜重遠,便當釋放劉曉波  寄語葉公好龍的溫家寶”。余傑在這篇文章中提醒溫家寶:“對杜重遠的最好紀念,是釋放被關押的那些因言論而獲罪的作家和記者們,如劉曉波、師濤、楊天水、力虹等數十人。只要一天中國的監獄中還有良心犯和言論犯,你就沒有資格紀念杜重遠”。

余傑對我們說,他會在這本書中討論溫家寶在很多場合的作秀表演。他認為,並不像一些西方媒體和一些中國問題專家分析的那樣,事實上溫家寶跟胡錦濤並沒有多大的分歧。他們之間就像一枚硬幣的兩面一樣,這跟中國兩千年的政治傳統是相吻合的:一個很嚴厲的皇帝來扮演父親,然後宰相來扮演很慈愛的母親,然後達成權力的一種穩定。

“再回興義憶耀邦”並不是溫家寶個人的文章

溫家寶寫文章回憶胡耀邦逝世21周年,不少評論予以正面評價。也有換個角度替溫家寶辯護的。說溫家寶想做事,但是做不了。當然也有批評溫家寶不過是演戲而已。余傑也在《中國影帝溫家寶》對此進行了討論。他說,“這篇所謂的紀念胡耀邦的文章”絕不是溫家寶個人的文章,不是真正表達他的個人想法的。是政治局集體,九人開會討論作出的決定,然後讓溫家寶來扮演這樣一種角色罷了。

為什麼要這樣做呢?余傑認為,一方面,胡溫現在感到他們的民意急劇下跌,他們統治的合法性搖搖欲墜,所以他們覺得胡耀邦也是一個可以利用的政治資源;另一方面,這篇文章中並沒有涉及一點點胡耀邦在政治體制改革方面的一些想法,而只是提到胡耀邦當年到地方上去視察時比較親民的一些言行。這基本上是中國傳統政治中所說的“青天”的那一面。

余傑認為,其實比胡耀邦更應該紀念的是趙紫陽。溫家寶跟趙紫陽之間的這種上下級的關係的時間比跟胡耀邦要長,但是溫家寶卻從來也不提及趙紫陽,甚至在他掌權以後,趙紫陽仍被囚禁致死,處境沒有任何變化。就在趙紫陽逝世的時候,溫家寶連一個花圈也沒有去送。基本的人情都沒有,可見中國共產黨的專制制度對人性的傷害到了一種什麼樣的地步。

八年總理基本上是失敗的

溫家寶當了八年總理,如何看待他的政績呢?對此,余傑直截了當地批評說,“我覺得是非常失敗的”。“比如說,在經濟上的這種國進民退;在言論上、新聞出版上甚至比江澤民時代有大的退步;在警察、秘密警察對異議人士的打壓上也有很大的升級;在教育、文化、腐敗方面,比江澤民時代更惡化。”

採訪到最後,問起他對自己的環境是否擔心?余傑回答說:“當然。比如說我們現在來看劉曉波先生和他的判決書中引用的他的六篇文章中的那些話,我覺得在我這十年發表的過的上千篇的這些政治評論中都可以找到。所以,我覺得如果他們真要以 言論治罪,我覺得他們隨時可以下手。但是,對於我來說,我作為一個作家,言論自由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如果沒有言論自由,我覺得人的生命的價值就喪失了。所以,我在捍衛個人的言論自由上,我不會有任何的妥協和退讓。”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