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輿論看中國

中國官方、地下教會合一的道路漫長

發表時間:

中國政府與梵蒂岡之間的建交談判陸續持續了多年,但並沒有取得實質性的進展,雙方之間達成一致的最大障礙除了北京要求梵蒂岡必須同台灣斷交之外,主要在於主教的任命權問題上。

廣告

然而,最近幾個月來,有七名中國主教的任命同時獲得了北京和梵蒂岡雙方的認可。法國天主教的《十字架報》周四就此發表文章,標題為中國天主教土們繼續彙合的長征。文章作者該報駐梵蒂岡常住記者弗里德里克•穆尼認為中國官方與地下教會長期互不來往的現象目前正在出現微妙的變化,指出對擔心中國式資本主義引發社會動蕩的中國政府來說,天主教作為一大重要的精神支柱有助於保持中國的社會穩定。

文章介紹說,七月十五日,中國陝西榆林也就是延安教區為新任助理主教楊曉亭舉行了祝聖儀式,包括一百一十多位神父在內的六千多人參加了祝聖儀式。文章評論說,延安是1935年十月中國紅軍長征勝利的地點,楊曉亭在該教區的任命能夠獲得中國政府以及羅馬教廷的雙雙認可,其象徵意義自然非同一般。羅馬教廷特意為此撰文評述。今年四十五歲的楊曉亭曾經於1999年獲得羅馬神學博士學位,之後又於2002年獲得美國華盛頓天主教大學神學社會學碩士學位。楊曉亭目前是陝西省天主教神哲學院副院長兼教務長。《十字架報》的文章指出,除了楊曉亭之外,自從今年四月以來,另有六名四十多歲的年輕主教的任命獲得了北京和梵蒂岡雙方的許可,他們因此得以填報中國空缺了幾十年的主教位置。文章介紹說,今年五月在福建舉行的一次主教祝聖儀式上,甚至出現了中國官方與地下教會主教、被北京任命以及被梵蒂岡任命的主教以及台灣與大陸主教同堂祝聖的罕見現象。另外,參加祝聖儀式的兩千多名教徒中,還包括十多名地下教會的成員。

作者就此評論說,很顯然,自從2007年教皇本篤十六世致函中國天主教徒呼籲官方與地下教會彙合之後,這兩大教會之間的分界線似乎越來越模糊。中國的天主教徒無論屬於官方教會還是屬於地下教會,都同中國政府一樣務實,同中國政府一樣清楚,中國天主教的發展離不開羅馬教廷。雖然北京依然對羅馬教廷可能做出的政治與宗教干涉存有戒心,但是,中國的社會穩定需要心理平衡的天主教徒。

當然作者同時也指出,中國依然有多名地下教會的主教以及神父遭到當局的監禁,受到警方的監視。北京依然堅持要任命沒有獲得教皇認可的昆明教區主教馬英林為中國天主教愛國會主席。梵蒂岡認為,中國近幾年來一再推遲全國天主教代表大會的舉行,其目的就是為了確保馬英林屆時能夠當選為大會主席。中國政府的上述行為遭到以香港樞機主教陳日君為代表的強硬派的強烈反對,2002年被梵蒂岡任命為香港樞機主教的陳日君堅持拒絕向中國政府妥協;然而,陳日君的立場並沒有獲得梵蒂岡的一致響應,與陳日君同屬撒勒爵會的現任梵蒂岡教廷國務卿塔奇效•貝爾多納樞機主教就主張採取比較寬鬆靈活的政策。羅馬教廷傳出的這兩種不同的聲音既有利於梵蒂岡與北京之間的外交平衡,也有利於教會內部的穩定。

作者最後評論說,中國式的國家資本主義正在引發嚴重的社會危機,再加上文革所造成的歷史創傷至今依然沒有癒合,從長遠的角度來看,中國社會需要為民眾共同利益着想的精神支柱。中國政府也需要促進社會穩定宗教組織。事實上,在中國的許多天主教非政府組織已經在為中國的貧苦百姓提供經濟與精神援助,而這些貧困民眾的人數正在日益增加。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