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

廣東出現自來水錳超標 居民飲水告急

 廣東陸豐市大安鎮近日發現食水錳含量嚴重超標,原因未明,當局呼籲鎮上逾萬名居民暫停飲用,須要靠瓶裝水渡日;至8月4日,決定鋪設臨時供水管道,由別處引來安全飲用水,暫時解決鎮民的“飲水難”。

中國河流及水源污染日益嚴重
中國河流及水源污染日益嚴重 圖片:AFP/Peter Parks
廣告

中國傳媒報道,大安鎮有五萬居民,部分居民近期發現水桶底部有黑色不明沉澱物,水有怪味,其後發現問題源自其中一間自來水廠。水廠的水質檢驗報告指出,出廠水錳超標12倍、細菌總數為每公升230,不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
自來水廠於是在2日貼出通告,呼籲居民停止飲用。

錳廣泛存在地殼中,常與鐵結合,但由於錳較難氧化,地面水和地下水中錳的質量濃度可以達到每升幾毫克,人飲用過多錳含量高的水,會危害中樞神經系統。具體表現為出現頹廢、震顫和智力減退等中毒癥狀。

停止飲用自來水的通告發出後,當地樽裝礦泉水及膠水桶隨即加價,工商部門須要在市面控制擡哄物價的行為;另外,亦有部分居民到附近的水澗取水飲用。

事件驚動國家環保部及廣東省環保廳,派出專家調查,指錳只是超標4倍,並非早前地方環保部門所指的12倍,而受影響區域一公里之外的村莊,飲用水正常,認定事件屬於小範圍局部污染。

當地政府已通過臨時供水管道,向受影響的一萬三千名居民提供飲用水,又指附近並無工業,未知水質為何受污染,環保專家仍在調查。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