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當今世界

銀監會推出房貸新舉措 中國房價能否下跌?

發表時間:

十年一志,積攢辛苦錢;房價一漲,回到解放前  這描述了許許多多中國老百姓在節節攀升的房價重壓下的艱難。十年來,中國房地產只升不跌、一路牛市。過熱的房地產市場,不僅造成老百姓之難,也成為中國政府之難。進入2010年,種種跡象顯示,北京有意“強按”房地產牛頭  加強調控政策。

廣告

據路透社周四(8月5日)發自北京的消息,中國銀監會近日要求多個大城市商業銀行進行新一輪壓力測試,考察房價一旦下跌50%到60%時,銀行的承受能力。銀監會同時建議各家商業銀行暫停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給申請抵押購買其第三套房屋的居民提供房貸;第三套房貸的審批權限,由分行上收至總行。 在上述四個大城市中,如果居民要向銀行借貸購買第二套住房,必須先交占房價 60%的首付款,同時,銀行給予的借貸利率必須比中央銀行的指導利率高出一成半。至於那些未叫停的地區,中國銀監會要求第三套房的首付要提高至六成、利率上浮50%。

對於上述消息,在昨天的記者會中,中國銀監會並未給予明確的證實。該機構相關負責人只是表示,房貸壓力測試的情景假設不代表銀監會對房地產市場走勢的判斷,也不代表房地產信貸政策可能出現變動。但據路透社報道,工商銀行上海分行的人士證實,該行已於本周開始暫停發放第三套房貸。據悉,北京幾乎所有的銀行都已採取同樣的舉措。

中國各銀行並非第一次在銀監會的督令下,進行類似的壓力測試。但去年的房貸壓力測試僅僅假設房價下跌30%。這之間的差異反映在去年新增貸款突破一萬四千億人民幣的紀錄後,政府對房地產市場泡沫導致不良貸款急增的擔憂加深。同時,中國政府擔心房價高居不下,而高價卻難以阻止消費者購房。由此,北京干預房地產市場的決心愈來愈堅決。在香港的蘇格蘭皇家銀行分行一位房地產分析師就銀監會的新措施評論說,政府這是在傳達一個強硬的信號,要控制房價,儘管在短期內,出台嚴厲的措施幾乎是不可能的。這位分析師還補充說:“可以確定的是,現在絕不可能出現放鬆的政策。” 路透社指出,中國政府四月份時就要求銀行大幅提高房貸的分期付款以及抵押利率,銀監會的新規定可以說是這一指導性政策的落實。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珏林近日強調,房地產調控政策不達到效果絕不會放鬆,下半年應穩定政策以減少市場的預期,一些城市應加大政策執行力度。

 

那麼,國家對房地產的宏觀調控是否真地可以降低房價?這大概是大家更加關心的問題。銀監會的最新措施對市場的影響昨天已經在股市上反映出來,上海、深圳股市銀行及地產股周四均呈現下跌。另外,針對房地產商囤地這一直接造成房價快速上升的問題, 中國國土資源部已將一份涉及全國1457宗閑置土地的統計表交予銀監會,銀監會將根據這份“黑名單”做一次全面的風險排查工作,估計大部分閑置土地可能收回,而在此壓力下,房地產商被迫開工建房,可能有助於房價下跌。

中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夏斌在周四齣版的《中國日報》發表文章稱,政府調控房地產市場的舉措初見成效,今年六月份,中國七十所大城市的房價與去年同比下降0。1%,這是2009年2月以來,單月房價的首度下跌。夏斌同時強調,提高對剩餘價值的增稅在短期內是防止房地產投機的最有效手段。

在政府加大調控力度控制房價的大趨勢中,也有專家指出,鑒於中國特有國情下的市場供求關係,房價可能下跌,但不會大幅下跌。如策略研究員陳波翀發文指出:“樓價一下跌,銷售進度自然受到影響,開發商拿地熱情也大減。鑒於地方政府越來越倚重賣地收入,自然也不會在地價低迷的時候賣地。這樣,新增土地供給減少,部分起到了緩解供過於求的矛盾,對房價止跌有一定的抑製作用。”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