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華盛頓與北京爭奪亞洲戰此起彼伏

發表時間:

美國與越南關係正常化15周年之際,美國海軍“約翰.麥凱恩”號驅逐艦昨天在越南中部峴港靠岸,“約翰麥凱恩”號驅逐艦成為繼美國“喬治華盛頓”號航空母艦兩天前訪越以來第二艘令多方普遍關注的訪越美國軍艦。法國《世界報》和《解放報》今天圍繞特別是在兩個朝鮮緊張的亞洲局勢之下,華盛頓與北京之間如何爭奪勢力範圍撰文。

廣告

《解放報》常駐北京記者飛利浦.格蘭日羅以“華盛頓在亞洲刺激北京”為題的文章強調指出,美國不論從軍事上,還是從外交上都針對中國表現出更加強勢。

華盛頓在亞洲刺激北京

《解放報》文章寫道,美國和日益強大的中國展開軍事演習,外交攻勢,或是反唇相譏,發出警告等形式異怪的戰爭在亞洲此起彼伏。

《解放報》文章認為,北京對美國與韓國7月底在日本海進行的大規模聯合軍事演習憤怒不已。中國官方八次抗議美韓軍事演習, 中國軍隊周刊發表文章,標榜中國擁有軍事和科技實力反擊威脅中國利益的敵對力量。早在美國五角大樓隱諱地表示華盛頓號航母將到中國外海軍演之際,中國軍事科學院將軍羅源強調美國一直沒有放棄遏制中國的政策並怒不可遏地指出中國應該採取強有力的反措施。

石油之戰

《解放報》還進一步闡述了在南海愈演愈烈的石油之戰。文章分析認為,近一個月以來,美中兩國間的氣氛惡化,美國政府竟然在石油天然氣資源豐富的南海讓中國“丟面子”。在這一有主權之爭區域的問題上,中國一直保持低調,直到今年3月,根據華盛頓郵報的報道,中國對美國高官說南中國海對中國來說與台灣和西藏一樣重要,中國命令埃克森石油公司和英國石油公司停止在越南外開的鑽井行動,並且逮捕數百名非中國的漁民。

勢力範圍之戰

除去石油利益,美中在亞洲還展開勢力範圍之戰。在7月23日越南舉行的東盟會議上,美國國務卿克林頓說中國在該地區自行宣布的主權無效與非法;中國外長楊潔篪當場離開會場以示抗議,並指控美國陰謀策畫反華行動。美中這一重大的外交事端,再加上美國其他的作法,譬如美國隨着時間的推移逐漸接近中國的盟國緬甸或老撾等國,哪怕雅加達在人權問題上受到指控,美國與印尼的軍事接觸也得以恢復,等等,一眨眼功夫,中國成為代表亞洲的領袖的野心受到“兄弟國家”的質疑。華盛頓利用這一良機“漁翁得利”並將可以分而治之。

美中的三大矛盾

《解放報》還進一步闡述了美中之間存在的三大矛盾,首先是美國譴責中國操縱低估人民幣,其次是奧巴馬悄悄地向胡錦濤遞交一份希望釋放的翼見人士名單,其中有一位音譯名叫薛峰的美籍華裔地質學家反而遭到重判八年的下場;第三件令美中不快的事件是因谷歌遭到來自中國的黑客攻擊後,華盛頓要求網絡自由並威脅進行網上攻擊的國家。

北京加快出口機器的運轉

法國財經報紙《論壇報》圍繞中國加快出口機器的運轉撰文說,7月份中國出口上升,進口放緩,結果是中國貿易順差創19個月以來最高紀錄,也因此有關人民幣幣值的爭議將會再度掀起。

法國財經報紙《論壇報》從暑期以來,就中國作為全球未來的最大的經濟體的到來,每天發表一則人物專訪談中國的巨大變化。該報今天發表對法國薩吉姆無線集團總經理蒂耶利布福努阿的採訪記,法國薩吉姆無線集團總經理對中國與馬格裡布和東歐之間相比,未來的競爭力如何提出疑問,薩吉姆無線總經理還強調指出,為了避免過分依賴中國,歐洲維持本身特有的知識專長至關重要。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