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人物特寫

陸晨—上海繁華都市裡的另類歌手

發表時間:

在上海這個繁華大都市裡活躍着一支獨特的搖滾樂隊 頂樓的馬戲團。與靠演出為生的職業團體不同,頂樓的馬戲團主要成員都有自己在音樂以外的本行職業。他們沒有簽約公司,主要在酒吧演出,完全以自己的興趣愛好,演出自己創作的歌曲。他們因此被歸類於地下音樂、地下樂隊。他們以歌詞內容和演出風格特別而聞名,他們喜歡用上海方言、有時候甚至是上海粗話,說唱日常生活中最基本、最實際的話題,嬉笑怒罵上海人的小市民趣味,舞台表演幾乎無所不為,與上海崇洋、追逐時髦、喜歡細膩的文化環境可以說格格不入。

廣告

樂隊的核心人物、主唱歌手陸晨接受了我們的電話採訪。

樂隊風格與上海主流文化環境間格格不入的反差

上海頂樓的馬戲團主唱:陸晨
上海頂樓的馬戲團主唱:陸晨 陳曉峰攝

陸晨:”上海有很多傳統,比如說有滑稽戲、獨角戲、說唱,等等,就是說用上海話來表達上海人的喜怒哀樂是有傳統的。我們作為上海人覺得這麼唱有意思,所以,我們保持了用上海話唱歌的方式。用上海話唱上海人自己的生活,我們覺得非常舒服,非常自然。我們沒有非常高深的題目寫,就想寫寫身邊的小事情。

其實我覺得上海像許多其他城市,他有兩面性。他有他發展非常迅速、成功的一面,也有老百姓每天吃喝拉撒的一些最簡單的生活,作為我們小老百姓來說,就像你對你身邊最接近的人、你身邊這座城市,有時候經常是又愛又恨的,愛恨摻半,愛恨交加的,談不上你恨這座城市,也談不上一點都不討厭這座城市,只愛這座城市,這都不可能。最正常的就是,有喜怒哀樂,有快樂,有難過,我覺得這是生活中最簡單的一面。“

法廣:頂樓的馬戲團表演很特別,歌迷的稱呼也很特別,叫“馬桶”。這些“馬桶”都是些什麼人?社會對你們的演出方式接受程度如何?

陸晨:“所謂“馬桶”,也就是我們的歌迷,好像各行各業都有。上海人會偏多些。但據我所知,外地也有很多歌迷。他們不一定能聽得懂上海話,但是,他們喜歡我們這種可能有點玩世不恭,但是玩世不恭的背面藏着很多更深的感情。他們喜歡這樣一個輕鬆,但又不顯得輕浮的樂隊,或者表演形式。他們都心靈比較透明,比較健康。”

以粗俗反叛崇洋?

從整體發展來看,朋克音樂無論哪一個時期,無論哪一派潮流,都或多或少地帶着對當地主流文化的一種反叛,也從來不掩飾這種反叛意識。不避粗俗的頂樓馬戲團是否也在一定程度上,想與上海時尚、崇洋的文化環境唱反調呢?但陸晨表示,他和他的朋友們並沒有有意識地想反對什麼。

陸晨: “也許會有(反叛),但這不是自覺的表述。就像我前面說的,我們對上海有愛有恨。我自己也是一個很崇洋的年輕人,國外的很多東西我都喜歡。我對崇洋沒有看得那麼重。我們想法很簡單,也確實沒有想反抗什麼,因為,很多東西不是你反抗了,就會成功,很多東西還需要更深地去理解,去愛護,因為生活很脆弱。僅僅是反抗,解決不了什麼問題。如果說是朋克的話,我們吸取了朋克精神里的一種真實的態度,一種喜歡嬉笑怒罵的態度,喜歡更真實地表達自己的生活,但確實沒有想過要反抗什麼。生活很精彩,有時候你反抗的,也許正是你最喜歡的。你反抗LV(路易維登),但LV也許就是你下次去法國要買的東西。上海可能現在崇洋,我覺得這就是一個社會發展階段而已。若干年以後,上海可能自己就會造出更好的品牌。”

陸晨在採訪中沒有說出的是實話實說的真實有時候也會給他招徠麻煩。

本土本色,自娛自樂

陸晨演唱的歌曲大部分是樂隊自己的原創作品,有時候也會借用已經成名的外國搖滾金曲,然後篡改歌詞。樂隊自2001年組建,已經存在了十年,這在搖滾樂隊生存周期短的上海可以說是一個特例。至於用上海話表演是否會局限樂隊的發展,陸晨表示,他們更在意的是自娛自樂:

陸晨: ”可能是這樣。但我覺得這正是我們的本色。如果因此而流失很多歌迷,我們也沒辦法,因為,用上海話唱,我們非常自然,非常舒服。而且,我們也沒有什麼野心,要衝出中國,衝出亞洲。我們只是簡單地想大家排排練,寫點歌,然後,有個小酒吧可以演出,如果有人喜歡我們的歌,那就很好了。“

頂樓的馬戲團一個突出的特點也是主唱人陸晨業餘另類音樂歌手與國家公務員本行的雙重身份。不過,在舞台上不怕出格的陸晨,面對外國媒體十分謹慎,不願就此作任何評論。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