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中國的發展模式很像40年前的日本

發表時間:

法國今天(八月十九日)各大全國性報紙頭版頭條各有側重,《解放報》,《十字架報》和《人道報》關注遭受自然災害侵襲的被國際社會“遺棄”的巴基斯坦;《費加羅》則側重今天在南特開學的法國綠黨夏季大學;《世界報》聚焦法國男女同工不同酬主題。

廣告

法國男女工資待遇不平等

《世界報》悲觀地認為,男女同工同酬的問題還不是一朝一夕能解決的事情。去年秋天,法國政府以男女平等的名義,與工會就勞動界由於性別而產生的歧視問題進行了磋商。政府與其社會夥伴  工會之間的交流有一天是否會催生出一項有效力的法案還不可知之,法國多屆政府都相繼關注男女同工同酬的問題  特別是從主張男女同酬的1983年魯迪法  法國總共有四項法案獲得議會莊嚴的投票通過,但是在工資待遇問題上對女性的歧視並沒有因此而減少,自從1990年代至今,法國的男女工資不平等問題一直止步不前。

成功通過法國高中全國統考的女孩子1971年首度超過男孩子,儘管女孩子的教育水平趕過男孩子, 而且自從1975年開始,法國的女大學生數量超過男大學生,但是男女之間的工資差距仍然很嚴重,在2006年,在超過十個僱員以上的有競爭的企業當中婦女僱員的薪酬與男僱員相比,要低27%,哪怕在婦女工作者的職業不中斷的情況之下,女士的工資也要比男士的工資低17%。

艾斯丁預言中國公司將主導世界科技的未來

法國財經報紙《論壇報》從暑期以來,就中國作為全球未來最大經濟體的到來,每天發表一則法國企業界人物專訪談中國的巨大變化。該報今天發表對法國艾斯丁諮詢事務所總裁讓艾斯丁的專訪記,艾斯丁作為企業戰略諮詢專家預言中國企業將主導世界科技的未來。艾斯丁認為中國企業如今重複日本企業集團的成功經歷,而且最終將會變成美國式的新型企業。

艾斯丁先生就中國是否是個工業科技強國的問題回答說,中國企業正在經歷四十年前日本模式的各個階段,按照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的日本模式,九十年代,中國發展為西方企業廉價製造初級產品的中小型企業,而如今中國已經進入發展的第二階段,也就是中國大型企業集團的形成及其競爭力的範圍史無前例,而且,哪怕中國工資費用提高,中國企業的競爭力仍將隨着中國經濟增長的速度而增強。科技自然將伴隨着新冠軍的發展而變成明日最主要的競爭因素,艾斯丁先生預言,在五到八年之後,中國將在諸如航天、核電、電訊或光伏集成電路等許多關鍵的科技領域領先。

中國公司更象上個世紀前半葉的美國公司

艾斯丁就西方大集團是否註定要喪失其領先地位,甚至遭受被中國併購的命運的問題指出,中國集團的湧現將動搖西方同行的根基。就贏家與輸家的區別到底是什麼的問題,艾斯丁認為,輸家主要是被邊緣化的西方競爭者沒錢向中國或其他經濟增長快速的國家投資,而且將成為中國收購的對象,其次是西方領先企業在世界範圍內資源分配問題上犯下錯誤。

就中國是否是21世紀的日本的問題,艾斯丁指出,中國集團公司的活力可與三十年的日本情況相提並論,但是中國的發展可能更象美國上個世紀前半葉,原因是國內市場既開放又巨大,且競爭殘酷,因此艾斯丁認為,如果與美國和日本相比,中國公司更象上個世紀前半葉的美國企業。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