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當今世界

中美是否強化了競爭與對立

發表時間:

中國與美國是否強化了競爭與對立,並且使這一競爭與對立公開化,近日成為媒體聚焦中美關係的重要話題。至少幾個方面的因素,加強了輿論在這一方面的印象。

廣告

美國國防部星期三宣布,美國軍方將在下月初與韓國舉行聯合反潛戰事演習,將在朝鮮半島的西部海域舉行聯合軍演,演習旨在防禦來自水下的襲擊。路透社當天從華盛頓評論,此次演習很可能激怒中國,因為演習的地方通常被稱作是黃海。

當被問及中國可能做出的負面反應時,美國國防部官員稱中國政府沒有理由將演習視為對其安全的威脅。但這是美國在最近連續舉行的軍事演習,新的最後一次的軍事演習只是在這個星期一才開始的背景下,所宣布的又一次軍事演習。而僅僅針對美國與韓國在東海進行的一系列軍演的第一次,中國就9次提出反對和抗議。

同軍事有關係的是美國國防部這個星期初頒布中國軍力的年度報告,在這個年度報告里,美國國防部着重批評中國正在擴張海軍軍力,把軍事競爭的觸角伸到半個多世紀以來所限制的台灣海峽範圍以外的南海甚至太平洋與印度洋更遠的地方。美國國防部的報告承襲去年的思路,警告中國擴張軍力,尤其是擴張海軍軍力,但重點把中國海軍的威脅同亞洲周邊國家聯繫起來。

與此同時的另外一些話題,包括中國經濟增長提升後的中國經濟實力第一次超過日本,也立即引發何時中國將要趕超美國經濟實力的議論,這些議論也強化中美競爭對立的印象。

法國世界報星期四電子版相關中美競爭對立的一篇報道指出,中國以強硬的態度對待華盛頓的批評。中國拒絕美國對中國軍力擴張的批評,強調中國的軍事發展是合理、適度的,而且是為了捍衛中國國家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也是為了順應世界新軍事變革迅速發展的潮流。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耿雁生警告,美國國防部報告無視客觀事實,對中國帶有偏見的攻擊,根本不利於兩軍關係的改善和發展。世界報指出中國為了抗議美國向台灣出售軍火而中止了同美國的軍事合作。

美軍太平洋司令部司令羅伯特威拉德日前承認,美國感到中國在南中國海的姿態很強硬,並說中國強硬的立場加劇了美國與亞洲周邊國家的擔憂。

一段時間以來,美國對中國海軍向遠洋擴大活動範圍深感憂慮。按照美國的分析,中國海軍遠離海岸作戰的能力正在提高,中國海軍正在向遠洋發展。美國還認為,中國可能將在今年內着手建造第一艘國產航空母艦,並猜測中國有意在今後10年建造多艘航空母艦與支援艦。美國在剛剛公布的題為2010年度《涉華軍事與安全發展報告》里指出,中國在海南島建設的戰略核潛艇基地,其中重要部分已經建成,指出該基地擁有地下設施,可以保證潛艇隱蔽地駛入南海。

中國軍隊的能力是改變東北亞軍事平衡的主要因素,也是美國擔心的原因。美國在7月於越南舉行的東南亞安全論壇上尤其明顯的表達這一方面的憂慮。在東盟地區安全論壇上,27個成員國中有12國提出海域問題,其中包括一些在此類領海爭端中並無直接利益的國家。美國支持提出南海主權所屬問題,並要求遵守國際法。這些爭端被認為是針對中國,中國對美國居中獲利非常不滿。

中美關係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將不會太平無事。因為韓國天安艦事件而有的一系列海上軍事演習至少要延續到今年秋天。美韓兩國指責北朝鮮擊沉了天安艦,今年的軍事演習都明確說是針對平壤。但是這些軍演遭到中國強烈的反對,星期三美國確定要在黃海軍事演習的消息,以及美國華盛頓號航空母艦參與軍事演習,都被中國批評威脅北京。

路透社的報道憂慮地說,目前的局面讓人擔心中美兩國之間的對立衝突會擦槍走火。但中國人大國際關係問題時殷弘教授認為,中美政府都不會讓兩國關係長期處於高度緊張狀態。他預計幾個星期後,雙方就可能採取舉措控制此類爭端發展。但矛盾仍舊存在並會不時爆發,這會讓未來中美關係更為複雜。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