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

只許香港批評 哪許同胞罵官—看《中國影帝溫家寶》有感

已故中共最高領導人毛澤東曾於1945年第七次黨代表大會上把“批評和自我批評”列為共產黨“區別於其它一切政黨”的標誌。如今,批評者被中共以煽動顛覆或其它不相關罪名關在牢里的事例不絕如縷。究竟中國立國前後的例子是否也是電影的一部分?看罷被禁在中國內地出版的《中國影帝溫家寶》,不禁令人對戲如人生抑或人生如戲更感混亂。

余傑新書《中國影帝溫家寶》在香港出版
余傑新書《中國影帝溫家寶》在香港出版 DR
廣告

“壓制批評的人是黨的死敵”,這是中國1953年黃逸峰部長兼校長壓制撰寫批評校方文章的學生薛承鳳後被免職並被《人民日報》批評的鐵的教訓;而已故最高領導人毛澤東亦曾於1945年的第七次黨代表大會把“批評和自我批評”列為共產黨“區別於其它一切政黨”的標誌。現今,批評者被中共以煽動顛覆或其它不相關罪名關在牢里的事例不絕如縷。究竟中國立國前後的例子是否也是電影的一部分?看罷被禁在中國內地出版的《中國影帝溫家寶》,不禁令人對戲如人生抑或人生如戲更感混亂。

幾經波折,《中國影帝溫家寶》終於如期在香港出版,初版印行五千本,在香港算是數量多的了。據代理的田園書屋表示,銷情不俗。

那就更加叫人迷惑了:為什麼批評領導人言行或政策的書,不能在內地出版,讓十三億人堂堂正正地購買閱讀?而要他們經港時購買後快速閱讀,以便返回內地前看完丟棄?

難怪前總書記趙紫陽的政治秘書鮑彤為該書作序時指出:“中國存在着兩個世界,一個是言者無罪的虛擬世界,一個是言者有罪的現實世界。領導和被領導,大家都在矛盾中間過 日子。”

可鮑彤沒有放棄希望:“也許毛澤東當時說‘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時候意在表演,但一經成為中國共產黨的宣言而載入史冊,受黨領導的警方就不應該把它視為兒戲。文明的進步需要積累,昨天和今天的表面文章,說不定就是明天保護人權的具體現實。”

但是,若要這虛擬世界成為現實世界,現今領導人必須先停止作秀,誠意為民。可是,作者余傑在《中國影帝溫家寶》中舉出不少例子,證明每每於災後迅速趕到現場、與災民同哭共苦的“溫爺爺”,只是一個“表裡不一、言行不一”的丞相,在中國處於歷史緊急關頭時沒有作更多努力推動體制改革。總而言之,尤如皇帝的胡錦濤作了壞事,溫家寶也脫不了幫兇之名。

余傑對此並不意外,因為溫家寶“知道中共這架老爺車即將散架了,自己不是一個有魄力和能力剎車或改道的駕駛員,更何況自己只是坐在副駕駛的座位上。於是,他只能像一個木偶人一樣,‘飾’得了一時算一時,堅持到曲終人散的那一刻就算是最大的勝利。至於下一場戲該怎麼演,那就跟自己無關了。”

行文至此,新華社發出溫家寶到深圳出席經濟特區成立三十周年的慶祝活動,罕有地大談政治改革,至於這是另一出台詞,抑或是歷史的轉折點,大家只能拭目以待。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