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亞洲周刊

地產霸權操控香港延伸至大陸

發表時間:

本期亞洲週刊主要內容:地產霸權操控香港延伸至大陸,港人大反擊。由地產商和政府建構的香港“地產霸權”幽靈作祟,使港人深受其害;而香港的地產炒賣模式,近年更延伸至中國大陸。

亞洲周刊
亞洲周刊 RFI
廣告

最新一期亞洲週刊的封面專題是什麼?

最新一期亞洲週刊的封面專題是:地產霸權操控香港延伸至大陸,港人大反擊。由地產商和政府建構的香港“地產霸權”幽靈作祟,使港人深受其害,尤其交易過程弄虛作假,違反公平原則,也扭曲市場。這霸權之手甚至伸進媒體,因為地產廣告是香港媒體收入的重要來源,導致媒體出現寒蟬效應。地產霸權源於香港政府的最大收入來源是賣地及房地產稅收,因此房屋政策偏向大地產商利益。香港的地產炒賣模式,近年更延伸至中國大陸。但地產霸權已開始引起港人反擊。

香港的公營機構有哪些做法助長房價上升?

香港市區重建局自二零零一年成立起肩負香港市區重建任務,雖為自負盈虧的非政府部門,但資金源自公帑,而且獲政府授權可以強制徵收土地。作為公營機構,市建局有不能推卸的社會責任,但這些年來,卻被部份人士指其為裂解社區網絡,製造貧富分化的機構。此外,房屋委只會將公屋商鋪出售給領彙,在利潤至上政策下,租金大幅上升,小商店難經營。

香港的地產模式如何影響中國大陸?

近年大興土木,北京、深圳等一線城市房價急升,香港房地產商的投資到處可見。直到去年底,香港地產商新世界發展屬下的新世界中國,在大陸擁有各類開發用地的總面積近二千六百萬平方米,但已經動工的面積僅有二百五十多萬平方米,佔總量的一成多,其他近九成土地仍在“規畫中”。新世界集團被批評大量囤積土地。除了新世界,長實、新鴻基、恆基等大地產發展商早已紛紛落戶大陸,將香港的房地產經營模式延伸各大城市。

新加坡房屋政策有哪些可供香港參考?

新加坡有八成人口居住在政府組屋,對穩定社會人心,提高人民對新加坡的認同感,起了重大的作用。儘管新加坡房地產炒賣也相當熾熱,但由於公共房屋政策比香港做得好,所以年輕人購置房屋的負擔比香港輕,且一般人均居所面積比香港寬敞,居住品質遠勝香港。

除了封面專題外,本期亞洲週刊還有哪些精彩內容?

本期亞洲週刊還報道:英國《金融時報》前駐華首席記者馬利德新書透露,紅色電話機連接着中共最高層三百多人。他認為,中共成功主因是經濟管理,基本硬件和執政體系仍是蘇維埃制度。如中國結束高速增長,將是真正考驗中共的時刻。

在中國與東南亞關係的最新進展方面,亞洲週刊報道:繼中國 東盟自由貿易區啟動後,中國加快構建泛北部灣經濟區步伐,四百官員考察建設南寧 新加坡經濟通道可行性,未來泛亞鐵路東線將形成南北貫通交通物流走廊,中國加快與東盟一體化進程。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