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金正日在北京尋求中國支持

發表時間:

朝鮮領導人金正日到訪中國,繼續受到法國媒體的關注。《世界報》特派記者發表撰文,報道了金正日出訪中國的相關情況。報道指出:像歷次到訪中國一樣,金正日的逗留充滿神秘色彩。朝鮮領導人於上周五(8月27日)在中國東北城市長春會晤了中國主席胡錦濤,並與中國副主席習近平進行了會談。但這些會晤沒有得到官方的任何確認。金正日應在長春乘坐專列返回平壤。

廣告

首爾方面的分析人士認為,繼今年五月到訪北京僅三個多月,金正日本次前往中國主要有兩個目的,其一,可能預示着朝鮮在重啟六方會談問題立場上的些許變化;其二,就是可能希望將其繼任人-他的幼子金正雲介紹給中國領導人。韓國媒體披露的有關金正雲在中國的相關消息,並未獲得證實。《世界報》引述分析人士的觀點指出:金正日在中國訪問行程的開始,即前往其父-金日成曾經就讀過的吉林毓文中學,具有“朝聖”意義,有可能表明平壤突出繼續其“王朝”的打算。另有分析人士則強調這次訪問的重大政治意義。

在美國前總統卡特到訪期間,平壤方面確認了準備重返六方會談的意願。美國前總統與朝鮮二號人物金永南進行了會晤,卻未能與金正日會面。金正日在卡特抵達平壤的同一天,動身前往中國。

卡特在平壤受到的禮遇出人意料:1994年,卡特以美國前總統的身份在平壤會晤了朝鮮領導人金日成,從而化解了第一次朝核危機;今次,卡特似乎沒有帶去奧巴馬政府的任何信息,僅以人道救援身份前往朝鮮,金正日則決定不與其會晤。朝鮮領導人以出訪中國的行動,明確了他所關注的議題。而中國則以在三個月之內再度會晤朝鮮領導人的行動,表明了對金正日的支持。

但是,一名分析人士認為:金正日本次到訪中國的首要目地是希望步出困境:擺脫孤立、國際制裁以及嚴重的經濟危機。

朝鮮亟需中國的支持,但是“在目前的緊張狀態下,北京不可能給與朝鮮更多地支持。胡錦濤可能要求金正日在去除核武等問題上作出姿態”。

韓國外交部一名政府高官表示,就目前而言,韓國不準備“輕易地翻過‘天安艦’這一頁”。但也並不排除將天安艦遭沉沒事件與重啟六方會談問題分開處理的可能。

《費加羅報》在頭版以“金正日及其‘繼承人’在中國玩捉迷藏”為標題,報道了朝鮮領導人的中國行。報道指出:墨鏡後面掩飾着一個擅長鬧劇的人:使用核試驗或發射遠程導彈挑戰國際的方式,已不再能令金正日獲得滿足,他又玩起了捉迷藏藝術,自周四乘坐防彈列車抵達中國之後,朝鮮的獨裁者與媒體開始了捉迷藏。在如今網絡高度發達的年代,朝鮮領導人卻總是能夠將媒體甩在身後。

周一出版的《經濟回聲報》分別在國際和財經版頁刊載文章,報道了中國允許企業出口收入存放境外以及中國銀行成績斐然的相關報道。

上周五,北京宣布允許一些出口企業將部分收入存放境外的決定,將從10月1日起,以北京、廣東、山東、江蘇等四個省、市的六十多家企業為試點。報道認為,北京放鬆對外彙的管理,目的是阻止不斷增多的外彙儲備。

另外,儘管受到房地產業崩潰的威脅,中國四大銀行再次取得創紀錄的成績。

此外,《世界報》在經濟與媒體版頁報導了美國政府打算幫助中國和印度開採頁岩氣的消息。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