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中日衝突凸顯領土資源之爭

發表時間:

中日圍繞釣魚島的緊張情勢在9.18中國當局嚴密掌控的示威過後,露出實質性層面。據日本共同社今天(9月19日),日本政府就中國開採東海油氣田問題,研究反制措施。

要聞解說
要聞解說 RFI
廣告

路透社引述《日經新聞》周日的報道說,日本政府表示,如果中國確實已經開採中國稱為“春曉”、日本稱為“白樺”的油氣田,那麼日本方面也將動手開採。日本表示,航空照片顯示,中國近日把疑似用來鑽挖的設備運至這塊天然氣田。

此前有報導引述相關人士說,日本政府還無法斷定中國船隻搬運的器材是否為鑽油器材。但至少是“未曾看過的器材”。日本政府已經委託專家進行分析,並加強監視。

對此,中方對日方表示,之所以搬入器材,主要是因為探鑽設備整體老舊,“為了修理”才運入器材。日本目前還未能獲得足以反駁這種說法的證據。

據共同社9月19日報道說,中方向東海油氣田搬運鑽井器材一事引起日方的重視,昨天下午,日本首相菅直人與外相前原誠司和官房長官仙谷由人等人就此事進行商議。據日本政府相關人士透露,政府內部已提出在中方設施的附近,單獨進行試開採等多項方案。

參加這次磋商的還有日本外務省事務次官佐佐江賢一郎、日本亞洲大洋洲局長齋木昭隆、資源能源廳官員細野哲弘等人。這個報道還說,日方計畫在關注中方舉動的同時,通過外交途徑促使中方保持克制。

報導指出,日本可能採取的反制行動,包括在中國於該海域外海安置的設備附近,自行進行探鑽。日本帝國石油公司在2005年7月,獲得日本政府批準的試開採權,可開採日方稱為的“白樺”油氣田,即中方稱為的“春曉”油氣田。

但同時,日本政府也非常擔心,如果日方單獨進行試開採的話,可能導致事態進一步升級,中方或許會向開採現場派遣艦艇。此外,起訴則需要中方的同意,日本政府相關人士認為“得出結論需要較長時間,這期間中國無疑會進行開採生產。”

路透社說,中日為開發東海資源而緊繃的關係,特別體現在中國稱為釣魚島,日本稱為尖閣島的海域油氣田。

本月初,一艘中國漁船在該海域與日本海防艦艇相撞,日方拘押了這艘中國船的船長和船員,此舉引發中國政府的不滿,多次要求放人。隨後日方雖然釋放了14名中國船員,但仍然扣押船長,並表示準備起訴這名中國船長。中國政府為了表示強烈不滿,取消了原定與日方就共同開採東海油氣田的談判。

日本首相菅直人將於9月22日到訪美國,參加在紐約舉行的聯合國大會,並發表演說。菅直人訪美期間還將與美國總統奧巴馬舉行峰會。但不知道,日本首相是否會與中國國家總理溫家寶舉行峰會。

據中央社今天引述日本新華僑華人會副會長顏安指出,中日關係的矛盾點,將從以往的“參拜靖國神社”等“歷史觀之爭”轉移到具有現實意義的“領土主權之爭”。

“日本經濟新聞網”則以“中國膨脹”為篇題,系列報道近來中國的反日活動。中國今年超過日本成為美國之後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中國與日本,越南、菲律賓,印度都有邊界爭端,對於爭端領土的歷史,各國有各國的說法。邊境衝突此起彼伏。中國與俄羅斯的領土爭端一度激烈,中國曾為珍寶島與前蘇聯交戰。後來,中國政府將大片有爭議土地畫歸俄羅斯。但俄羅斯媒體擔心,隨着氣候變暖,西伯利亞凍土變為可耕土地,俄羅斯遠東地區將為中國移民所佔。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