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美國

“大公資信”遭美否決 無法成為認可評級機構

美國的證監會已經否決了中國最大的信貸評級機構“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成為美國正式債券評級機構的申請。

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網站
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網站 http://www.dagongcredit.com/
廣告

證監會在聲明中表示,大公的申請書上列明將中國官方監管官員包括在與美國證監會的對話人員名單之內,抵觸了美國的聯邦證券法。

但大公國際資信在美國時間23日發表聲明指出,中國官方監管官員的功能,是確保文件在送往美國證監會之前,刪除所有的國家機密。面對美國方面的否決,大公國際資信迄今仍未有回應。

大公國際資信是自從2007年美國訂立有關規管法例之後,第一個被否決成為全國性認可評級機構的申請。一旦成為全國性認可評級機構,其發表的評級數據將可被用作法律及規管條例的標準依據。

美國證監會強調,大公國際資信的背景不是美國公司,並非是申請被否決的理由。目前獲得美國證監會認可的評級機構一共有10個,當中包括美國的穆迪和標普、法國的惠譽以及加拿大的DBRS等。

證監會發表的裁定聲明中指出,大公管理層的組成,反映了該公司有誠意遵守申請所需的相關條件,但由於大公目前在紀錄保存、生產及審查環節上,似乎仍未能完全符合聯邦證券法律,因此它的申請遭到否決。

大公一直強調它本身沒有國家機密,因此不存在向美國證監會隱瞞信息的可能,但證監會表示,大公並沒有為“國家機密”訂下定義,只說中國法律是容許扣押一些涉及重要利益的信息而不對外發放。證監會說,這個信息的真空,可能抵觸了作為認可評級機構的法律。

7月11日,此前一直低調的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在北京發布《2010年國家信用風險報告》和首批50個典型國家的信用評級,在調低美、英、法等傳統發達國家信用等級的同時,提高了中國、巴西等新興市場國家的信用等級。大公資信稱,“這是第一個非西方國家評級機構第一次向全球發布的國家信用風險信息”。

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1994年經中國人民銀行和國家經貿委批准成立,是可為所有發行債券的企業進行信用等級評估機構,2005年起涉足國家主權信用評級領域。1999年,大公與美國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結成戰略聯盟。大公國際擁有員工500餘人,在國內設有6個區域總部、34個分支機構,以及海外設有2個辦事處。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