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希臘―中國在歐洲的特洛伊木馬?

發表時間:

法國各全國性大報周一普遍以國內話題開篇。《世界報》、《人道報》和《十字架報》均特別突出有關法國退休金制度改革的爭議;《費加羅報》和《巴黎人報》重點突出法國面對的恐怖活動威脅;《解放報》以數版篇幅,詳細報道在法國政府強化移民法案的背景下,那些出生在法國、但父母出生在外國的法國人如今要證明其法國國籍面對的困難;兩份財經報刊《論壇報》和《回聲報》均特別關注歐元持續升值以及法國總統薩科齊試圖穩定貨幣體系的努力。

廣告

希臘:中國進軍南歐的大門

中國總理溫家寶剛剛結束的希臘訪問之行,也是法國媒體關注的話題。但中國總理面對在財政危機中掙紮的希臘甩出的大手筆,令法國媒體多有猜疑,認為,中國或許正在將希臘變成中國在歐洲的特洛伊木馬。《費加羅報》經濟周刊的報道題目是“中國向希臘伸出有利可圖的援手》。該報特派記者寫道:中國總理周末在希臘的訪問既是政治之旅,也是經濟之旅。中國此前已經開始在希臘布棋,獲得在比雷埃夫斯港兩個岸道35年的經營權。那是一次試探希臘人如何反應的舉措,也是中國滲透希臘基礎設施建設的努力,因為北京把希臘看作是進入南部歐洲的大門。

這篇文章指出:如今,中國走得更遠,儼然以希臘的救星自居。第一步是向希臘船業提供六艘船,其中包括兩艘貨運船;中方還提議建立了一項總額五十億美元的基金,幫助希臘購買中國船隻。文章評論說:這項措施並不是沒有其他考量。北京正直接打入希臘唯一一個沒有直接受到危機影響的產業。通過向這個並沒有要求幫助的產業提供幫助,中國正耐心的建設他所需要的通向歐洲的商業橋頭堡。一向很少外出的中國遠洋運輸公司總裁魏家福以及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隨同溫家寶訪問希臘因此並非偶然。中國並不只是想支持希臘的造船業。正如中國總理溫家寶所說:中國要努力支持歐元區國家。

溫家寶向希臘領導人表示,相信希臘完全可以靠自己的力量走出困境。《費加羅報》特派記者指出,希臘總理帕潘德里歐正為推動議會通過歐盟要求採取的改革方案而苦惱,溫家寶這番話無疑是一個重要的政治支持。帕潘德里歐立即對中國承諾將購買希臘債券表示歡迎,但是,沒有人不明白,中國對希臘的支持有自己的打算。北京方面看得很遠。通過高調宣示對希臘抱有信心,中國即給歐盟上了一課,也奉承了他在歐洲的特洛伊木馬。

向歐洲示好,分化人民幣彙率調整壓力

財經報刊《論壇報》的文章直截了當地在標題指出:希臘―中國在歐洲的特洛伊木馬。文章指出:中國總理溫家寶在希臘沒少做承諾。北京當然有能力許諾。因為中國需要購買國庫債券,來使用外貿帶來的巨額外彙盈餘。同樣,投資希臘比雷埃夫斯港也不是沒有考慮,因為中國和希臘已宣布要在2015年以前將雙邊貿易翻一番,達到八十億美元,比雷埃夫斯港可以成為中國商品通往歐洲的入口。

文章寫道:希臘的外國投資已經大幅減少,對中國的決定當然很歡迎。但是,也有人認為中方並不是單純地想利用商機,這些人甚至認為這些也不僅僅是中國在很多國家使用的以出手大方換取友誼的戰略。幫助困境中的希臘,特別是購買希臘債券,對於北京來說,可以是化解人民幣彙率調整壓力的辦法。目前,歐洲和美國一致批評中國的彙率政策,指責中國為出口產業蜂擁打進西方市場提供極為優惠的條件。但是,美國人在這一問題上最堅決。《論壇報》文章認為,向希臘示好,也就同時向歐洲各國示好,中國希望藉此分裂歐美在彙率問題上的一致。

中國政府的人權觀

挪威諾貝爾獎評獎委員會今天起陸續揭曉2010年評獎結果。中國獨立作家、異議人士劉曉波很有希望獲得今年的諾貝爾和平獎。《解放報》今天發表文章,介紹說,前捷克總統哈維爾、西藏流亡精神領袖達賴喇嘛何南非大主教圖圖都支持將諾貝爾和平獎頒發給劉曉波。中國國內也有包括知識分子、律師、離休幹部和工人在內的三百餘人聯署簽名,表示支持。劉曉波的妻子劉霞表示,對聯署簽名的事並不知情,她對劉曉波最終獲獎顯然不抱很大希望,認為中國政府的壓力可以成功地阻止劉曉波獲獎。《解放報》文章寫道:上周,中國一名官員還在表示,人權概念因國家而異。北京上周公布了中國人權白皮書。從這份報告來看,擁有手機,或者有私家車就是人權。對於才承認人權概念不久的中國政府來說,應當首先重視做為人權組成部分的生存權。

《解放報》文章寫道,像有些其他國家一樣,中國認為,對於吃不飽飯的人來說,言論自由並沒有多少用處。但是,為了在已經消除貧困的中國,繼續推行這種觀點,北京方面不惜擴大生存權的定義。於是,中國使用因特網的人數被當作政治與公民權利取得進步的例證,但報告對網絡上實行的嚴格封鎖則隻字不提。

中國人權狀況白皮書列舉的另一個例證是,百姓的投訴書減少了百分之二點七。《解放報》文章指出,對於北京信訪部門周圍那些數以千計、不斷遭到警方騷擾和阻撓的訪民來說,這是一種侮辱。上周六,上百名訪民不顧警方阻攔,得以在聯合國人權委員會駐京辦公室門前示威。他們幾乎全部因此被當局帶走。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