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今年挪威諾貝爾和平獎評議委員會宣布劉曉波獲獎的前兩天,位於斯德哥爾摩的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了今年三名化學獎獲獎人:“美國特拉華大學名譽教授理查德•赫克、美國普渡大學特約教授根岸榮一、日本北海道大學名譽教授鈴木章共同獲得2010年諾貝爾化學獎”。

廣告

消息隨即傳到日本,各電視台都在節目上方打上兩名日本人獲獎的字幕,各大報馬上印刷了號外在街頭髮放。一名拿着號外的人說“好高興!好久沒有好消息了,給生活增添了活力!”。當天晚上,鈴木章也在北海道大學學生的掌聲中回到他早已退休的母校召開記者會。鈴木淡淡地回憶他35年前得出這次獲獎成果的研究過程,他說並不十分意外獲獎,因為十幾年前在美國,他的恩師有一晚在餐桌上忽然說提名他做諾貝爾化學獎候選人,回家他就對當時也在場的妻子說,不許說出去,否則得不到獎丟臉得很。

通過根岸榮一與鈴木章獲獎,得到諾貝爾獎的日本人已累積到18人。 這個一億兩千萬人口的國家獲得諾貝爾獎早已不是新鮮事,而且還有多名物理學、化學、醫學、文學候選人,讓日本人翹首以待。不過儘管不稀奇,但每年日本人獲 得諾貝爾獎必然會成為社會熱議許久的話題,例如獲獎人酷愛雪糕或生活上無知的瑣事等等都成為社會的笑料,笑聲中日本人自豪又陶醉。

但的確並非所有得獎者都同樣獲欣賞,例如不少日本人對94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大江健三郎的作品持有疑問,但日本人深知諾貝爾獎是國際社會給自己的國家和民族榮譽,所以樂得沉默;對2000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韓國總統金大中和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日,以及去年獲得和平獎的美國總統奧巴馬,日本也一樣有非議,但大家也都明白,文學、和平這種沒有具體標準的諾貝爾獎很難評價,有時既受當時的國際形勢影響,也存在鼓勵目的。

13億中國國籍的華人與諾貝爾科學獎還沒沾邊,是不是大中華、小日本由事實去評價。但中國籍的劉曉波獲得的和平獎,日本還不曾有過!這至少提醒世人,中國人並不全是愛錢、愛出國,也有為政治理想放棄人生的愛國者,讓世人再次對中國人肅然起敬。89年記者還在香港時,聽一名熟悉的英國人記者感嘆地說,“原來中國人裡面還有這麼多不光是愛錢、愛出國的人”,真感羞憤交加。

但 中國政府自己不也不讓國人為諾貝爾獎的普世價值自豪。在日本天天看到中國怎麼軟禁劉曉波的妻子,怎麼禁止外國人接近劉曉波的家、怎麼抵制挪威政府等等新 聞,似乎中國就為了向世人展示中國人只愛錢、愛出國的價值觀。智利礦山救人全球矚目正因世人重視生命的普世價值觀,普世價值里不同政見者應堂堂組織政黨、 爭取執政,在中國就只能希望說服唯一的政黨,不成功還要被扣上“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憂國者倒成了罪犯。

劉曉波也經過好幾年落選,每年中國政府都給挪威政府施加政治壓力,搞得全球皆知,令諾貝爾和平獎遲早得頒給劉曉波,否則挪威還真有屈服於中國的嫌疑。

中國經濟崛起後,從環保到金融等等領域謀求與歐美對抗,但無論在人民幣彙率為主的金融政策上只顧自己、欠缺領導世界的胸襟,還是在稀土貿易等經貿政策上欠缺商德,都導致國際社會越來越反感中國,警惕否定普世價值觀的中國崛起對內外的威脅,於是劉曉波獲了獎。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