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中國為自身利益減少稀土出口

發表時間:

法新社周日從中國廈門發出了一篇分析性稿件,標題為“中國為自身利益,減少稀土供應”。文章引述專家的觀點分析認為,減少稀土出口,中國想要獲得最高利潤,加強自己的高科技企業,迫使其它國家參與稀土開採。

中國工人在江西南昌的一座稀土礦工作。2010年八月六日。
中國工人在江西南昌的一座稀土礦工作。2010年八月六日。 路透社 Reuters
廣告

文章透露,去年全球稀土交易中,97%產自中國。這十七種用於高端工業的戰略礦,尤其被用於電子和汽車領域。但中國的稀土儲量只佔全球的三分之一。美國和澳大利亞也蘊藏着大量的稀土,分別佔全球蘊藏量的15%和5%。但出於環保上的顧慮,加上中國的低價競爭,美國和澳大利亞都停止了對稀土的開採。

一家在中國從事稀土經營的企業高管對法新社表示,中國說了它不想無限地為世界供應稀土;中國表明它將減少供應量,期待其他礦場接手。

世界一些主要稀土消耗國,尤其是日本,最近幾周已經發出警訊,指責北京中斷這些工業不可缺元素的出口,但中國對此則總是否認。 然而,貨運方面實實在在出現了動蕩。一名日本高層負責官員預測,日本的儲備可能在明年3月枯竭。目前,日本和越南正要就共同開發蘊藏的稀土簽署協議。 德國也已採取系列措施推動供應渠道的多元化。柏林與東京一起,向蒙古、納米比亞和美國尋求對策。德國和美國想要在11月首爾召開二十國峰會時談論這一議題。

同樣是就稀土供應問題,共同社周日報道說,日本經濟產業大臣當天在東京與中國商務部副部長蔣耀平舉行了會談。日方在會談要求中方就對日稀土出口陷入停滯狀態這一問題作出改善。而中方官員則解釋說,北京為防止稀土走私正在加強海關檢查,中方將努力避免這一問題對兩國經濟帶來障礙。同一消息還說,中方在會談中否認對日稀土禁運,表示限制生產是由於擔心資源將在十到十五年內枯竭,加強海關檢查則是出於打擊走私泛濫等原因。針對上述情況,日本經濟產業大臣在會後對記者表示,期待中日雙方舉行首腦級別的磋商共同解決稀土供應問題。

法新社報道表示,一名分析人士指出,北京高層官員普遍認為,中國長期把如同黃金一樣貴重的稀土,以蘿卜的價格賣給外國收購者。因此,2006年以來,中國每年將稀土的出口配額減少5%到10%。出於對其稀土儲量可能在未來15年內無以為繼的擔憂,中國對稀土的產量也做出了限制。

另一位業界分析主管表示,在減少對國外企業供應的同時,提高對國內高科技企業的供應,北京鼓勵中國高增值的企業。中國人已經意識到,自己也需要這些東西,出口這些原材料的價值,比不上把它們用於尖端物件的生產。法新社注意到,中國商務部已表示,為了保護有限資源和可持續發展,北京保留其繼續減少稀土出口的權力。

針對中國開始減少稀土出口的情況,國際稀土經營商預測,未來幾年,將有近四萬噸非中國產稀土投入國際市場。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