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

中國社科院研究員對官方通脹數據提出質疑

中國物價壓力增加,許多中國民眾一直對官方通脹數據存質疑,認為這些數據未能準確反映房價或食品成本上漲 。一名研究人員指出,過去五年間,中國的消費價格指數被人為調整,低估程度逾超過7%。

中國 安徽合肥一橘子商等候顧客上門
中國 安徽合肥一橘子商等候顧客上門 圖片:路透社
廣告

路透社報道指出,中國社科院一位研究人員徐奇淵本周發表個人研究文章認為,過去五年間,中國的消費價格指數(CPI)被人為調整,系統性低估的程度超過了7%。而中國國家統計局發言人盛來運則表示:“這篇文章的結論明顯站不住腳。CPI沒有被低估,也不可能被人為操縱。”

另據據博訊網報道,廣州亞運會導致物價更加狂漲,平民生活倍加困難。昨日廣東各大媒體報道,廣州市委、市政府決定11、12月份再次向全市城鄉13.3萬名低收入居民發放2個月的臨時物價補貼,以緩解由於亞運會導致近期食品物價倍加上漲帶來的生活壓力。將投入資金為1281萬元。事實上,廣州亞運會對整個珠三角地區和全廣東都帶來物價上漲問題。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