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

上海膠州路公寓樓大火仍有36人失蹤

17日上午,上海膠州路火災安置點張貼的《未聯繫到居民名單》中,仍有36人沒有音信,這些失蹤人員,除了最近人口普查確認的住戶外,還有部分火災時正在樓里的訪客。據《新民晚報》報道,這些失蹤者有遇難的可能,也有可能被親屬接走,還有可能在醫院中接受搶救。這兩天,對於無法辨認屍體的DNA檢測結果也將出來。屆時,現在公布的53人死亡數字還可能上升。

路透社
廣告

11月17日上午,國務院上海“11·15”特別重大火災事故調查組召開了全體會議。

調查組通過官方新華社宣布,發生火災的膠州路大樓工程建設涉及的總包、分包、施工、監理等有關情況均已查明。

事故調查組組長、國家安監總局局長駱琳表示,事故暴露出五個方面的問題:電焊工無特種作業人員資格證,嚴重違反操作規程,引發大火後逃離現場;裝修工程違法違規,層層多次分包,導致安全責任不落實;施工作業現場管理混亂,安全措施不落實,存在明顯的搶工期、搶進度、突擊施工的行為;事故現場違規使用大量尼龍網、聚氨酯泡沫等易燃材料,導致大火迅速蔓延;有關部門安全監管不力,致使多次分包、多家作業和無證電焊工上崗,對停產後復工的項目安全管理不到位。

調查組將嚴格依法依規開展調查,嚴肅追究事故責任。

駱琳說,經過初步分析,起火大樓在裝修作業施工中,有2名電焊工違規實施作業,在短時間內形成密集火災。

此前官方並未談及建築保溫材料在這次火災中的作用,16日晚間,新華社專訪了趕赴上海指揮滅火救援和事故調查工作的公安部消防局副局長朱力平少將。

朱力平表示,對起火的大樓進行了仔細勘察,發現大樓存在多種致災因素。

“一是樓房四周搭得滿滿的全是腳手架,將整幢樓完全包圍;二是外面還包裹着尼龍織網;三是腳手架上都是毛竹片做的踏板;四是樓房外立面上有大量的聚氨酯泡沫保溫材料。”朱力平說,“這些尼龍織網、毛竹片、聚氨酯泡沫都是易燃物,特別是聚氨酯泡沫,一旦燃燒就會產生含有劇毒氰化氫的氣體,人如果吸入一口就會中毒死亡。”

他認為,“這幢樓是在已有156戶人家入住的情況下進行外立面的裝修施工,相當於邊營業邊施工,這是安全生產的大忌。”再加上樓內人員密集,可燃物多,疏散難度大,眾多因素疊加,才釀成了一場近年來罕見的大火,導致慘重的人員傷亡。

據調查組披露的信息。“11·15”火災發生時,上海膠州路728號大樓正在實施節能綜合整治項目,

該項目由靜安區建交委2010年9月通過招投標,交由總包方上海市靜安區建設總公司承接,分包方為上海佳藝建築裝飾工程公司;靜安區建交委選擇上海市靜安建設工程監理有限公司承擔項目監理,上海靜安置業設計有限公司承擔項目設計。

此後,中標方將腳手架搭設作業分包給上海迪姆物業管理有限公司施工;節能工程、保溫工程和鋁窗作業,分別由正捷節能工程有限公司和中航鋁門窗有限公司進行施工。 

據《21世紀經濟報道》報道,靜安建總與上海佳藝兩家公司間存在股權控制關係,靜安建總是一家靜安區建設和交通委員會出資5000萬全資持股的國企。

而上海佳藝持有建築裝飾裝修工程施工二級資質。法人代表是近期曾獲世博建築整治先進個人的黃佩信。

報道指出,10月15日,監理方上海市靜安建設工程監理公司技術顧問室巡查了教師公寓外牆外保溫工程,“在對現場資料檢查過程中發現存在:腳手架專項方案尚未報審,且其他安全施工專項方案也未送審等現象,工地存在部分安全隱患”。

當時技術顧問室巡查組要求監理人員督促施工單位落實整改,而事故就在當天下午發生。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