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中國與俄羅斯就天然氣進口艱難談判

發表時間:

法國各全國性大報周一有很多關於中國的文章。主題既涉及中國政府為遏制通貨膨脹而出台的措施、圍繞中國彙率政策的爭議、中國經濟增長推動下的能源消費和原材料需求等經濟話題,也有關於中國與梵蒂岡天主教教廷圍繞主教任命問題的報道。

廣告

中國央行於上周五再次宣布提高各銀行準備金率。這已經是最近兩周內,中國央行第二次採取這樣的措施,也是自今年以來的第五次。法國財經報刊《論壇報》以“中國進一步收緊貸款政策”為題,發表文章指出,大部分金融專家堅持認為,中國央行的這些措施不足以迅速降低通貨膨脹。美國彭博金融新聞集團的一項調查顯示,數家國際金融機構都預計在今年年底以前,中國還會出台新的上調準備金率的措施。摩根斯坦勒銀行一名經濟分析師指出,通貨膨脹確實對中國經濟構成威脅。2007年底-2008年初農產品價格上漲在新興經濟體國家引發通貨膨脹的局面重演的可能性正在加大。

中國政府新措施不足以遏制通貨膨脹

另一份財經報刊《回聲報》的相關文章在評論中國遏制通貨膨脹的措施是否有效時指出,中國今年10月的消費物價指數雖然達到最近25個月以來的最高水平,但主要是食品價格上漲,這與銀行流動金數量無關。在一年之內,食品價格上漲達到百分之十點一,一些蔬菜價格高於2009年十月水平百分之六十。中國政府因此也準備以行政手段控制某些食品價格,採取增加穀物供應、增加農田面積,並打擊投機行為等措施。但是,這篇文章特別指出,中國方面隻字未提人民幣升值的可能性,而升值人民幣可以降低進口、特別是原材料進口價格。

國際貿易失衡與可能的貨幣戰

關於人民幣彙率,《回聲報》報道美國聯邦儲備局主席伯南克在法蘭克福央行行長會議上關於國際貿易平衡與彙率政策的闡述。伯南克一方面為美聯儲購買美國國債的措施辯護,另一方面強調,只要出口大國不努力平衡進出口,推動國內消費,國際貿易嚴重失衡的局面就不會改變。

不過,針對國際貿易失衡與可能的貨幣戰,《論壇報》周一發表巴黎九大經濟教授的觀點,認為造成中國的貿易順差的主要原因不是中國彙率,而是各國儲蓄率間的差異。文章指出中國的貿易盈餘從根本上講,不是因為彙率不平衡引起,而是另一個簡單易懂的現象,那就是中國人儲蓄率幾十年居高不下,達到百分之四十左右,而美國人和一些其他國家的儲蓄率則很低。於是,中國在海外投資,在海外購買資產,並以銷售其產品做為交換。彙率因此不能解釋中國的外貿盈餘,造成盈餘的原因是儲蓄率差異。中國的外貿盈餘和美國的貿易逆差都是儲蓄款國際流動的結果。

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一能源消費國

中國經濟快速增長使中國迅速成為能源消費大國。《論壇報》周一引述國際能源署的數據指出,2009年,中國能源消費相當於二十二點五億噸石油,這意味着已經是全球最大溫室效應氣體排放國的中國已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能源消費國。中國方面強烈駁國際能源署的數據與中國政府數據不相符。而國際能源署則以中國能源消費構成,解釋說,造成這種數據差異的原因,是中國方面沒有計算農村地區使用稻草燒火做飯的傳統能源方式。

中國與俄羅斯就天然氣進口艱難談判

中國對能源的需求正成為中國與俄羅斯關係中的難題。中國總理溫家寶周一抵達莫斯科,與俄國總理普金繼續為進口俄羅斯天然氣的價格討價還價。《回聲報》莫斯科特約記者的文章寫道,相關談判漫長而且艱難。這不僅涉及天然氣,而是涉及所有中國工業必需的能源。雙方已經在煤炭領域開始合作。中國投資60億美元,在俄羅斯開發新煤礦。做為交換,俄羅斯在2015年以前,向中國出口一千五百萬噸煤。中國也將增加從俄羅斯的鋁礦進口。但是,《回聲報》文章指出,在這些投資與供給合同背後,亞洲最大的能源消費國與自然資源豐富的俄羅斯的關係中隱藏着某種不和諧。一名西方中俄關係觀察人士向《回聲報》特約記者表示,中國對拋棄共產主義的俄羅斯模式不屑一顧,對莫斯科一些居高臨下。而俄羅斯,除去能源之外,也沒有什麼可以給予。俄羅斯雖然在中國新建了一座核電站,但是,雙方的貿易往來十分有限,遠遠落後於中國與美國、與歐洲的貿易往來。俄羅斯只是中國的第13大貿易夥伴,在中國對外貿易總額中所佔比例不足百分之十。

中國打破與梵蒂岡教廷的默契

中國官方教會不顧羅馬天主教廷反對自行任命承德主教再度在中國與梵蒂岡教廷關係中引發不悅。《費加羅報》駐京記者發表文章指出,這是自2006年以來,中國官方教會首次未經羅馬教廷認可,自行任命主教,打破了此前教廷與中國官方教會間微妙的妥協。文章指出,教廷之所以沒有支持承德主教任命,是因為當事人郭金才素有接近中國共產黨而不是教廷的名聲。而在主教人選爭議之外,還有消息顯示一些羅馬教廷認可的主教被強迫出席郭金才的晉牧禮。教廷發言人表示,倘若這些屬實,那麼教廷會把這些行為解讀為嚴重違反宗教自由。

至於中國的宗教打壓,《費加羅報》文章指出,形勢因地區而異。一名神父向費加羅報表示,當局雖然繼續使用傳統的打擊方式,但是如今則使用更隱蔽方式,來收服地下教會成員,以各種手段、尤其是金錢,或者誘惑,或者誣陷。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