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焦點評述

美國對中國的導彈攻擊能力感到擔憂

發表時間:

聽眾朋友,就在北約舉行峰會,重新調整歐洲防務部署之際,中國的軍事威脅問題也再度成為美國有關方面關注的焦點。美國國會設立的跨黨派對華政策諮詢機構 “美中經濟安全評估委員會”11月17日發布報告稱,中國軍隊擁有足以摧毀包括駐日美軍嘉手納、三澤及橫田基地在內的東亞主要空軍基地的常規導彈能力,其反接近能力“正在急劇增強”。

廣告

報告指出,美軍在東亞的6個主要空軍基地中有5個位於日韓兩國境內,中國軍隊的中短程導彈能夠摧毀這些基地。唯一不在射程之內的是關島的安德遜空軍基地。但是,隨着中國空軍轟炸機編隊的能力提升,不遠的將來安德森基地也有可能成為攻擊目標。特別是正在研發中的能夠摧毀航母的DF21導彈,報告分析稱中國政府有計畫將其部署在廣東省。一旦完成部署,中國將能夠在台灣及南海發生緊急狀況時摧毀敵方艦船。報告稱中國擁有高性能導彈本身就對周邊國家形成了威懾,建議美國提高地區內美軍基地的能力,並強化與亞洲各國的合作。

《華盛頓時報》也報道說,根據美中經濟安全評估委員會的報告,中國正在提升長程轟炸機的性能,“很快就會有能力攻擊關島的基地”。 該報告說,除了導彈能力的大幅度提升之外,中國也部署更先進的戰鬥機,其航程及武器性能均提升,空防能力也在大幅改進。 過去20年,中國軍隊經歷了大規模轉型,蛻變為“擁有現代化戰鬥機、空防、大規模且正在增加的傳統彈道導彈及陸基巡航導彈”。 報告說,中國軍隊有1150個短程導彈,射程從290公里至600公里;有115個中程導彈,射程在1600公里至2900公里;有500個DH-10陸基巡航導彈,射程可達1500公里。 中國軍方研製專門攻擊航空母艦的中程彈道導彈DF-21C已進入測試階段,一旦部署,美軍不論馳援台灣或在南海行動,水面艦隻都可能遭到中國軍隊的襲擊。

美國智庫蘭德公司國際研究員柯瑞傑表示,他同意報告中評估中國改良型短程及中程導彈大幅增強了其“抑制“美國西太平洋軍事基地的能力。但是他指出並非導彈本身就能達到這威力,還需要結合其他的軍力來實現,因為導彈數量是有限的。他還表示,由於精確度與攔截難度,導彈可以達到的效果是讓美國軍用設施暫時失去空襲防衛能力,銷毀美軍地面部署的防空系統並損毀跑道導致戰鬥機無法升空。中方可以使用巡航導彈以及軍機攜帶式精確導引彈藥來進行“擊倒性攻擊”損毀美國基地設施將軍機困在地面上。 曾任國際安全事務的助理國防部長柰伊說,他認為這個報告的可信度不高。他表示,這個委員會過去以誇大中國威脅著稱,危言聳聽,所以他並不太認真對待這份報告的結論。他指出,中國軍力增強是值得關切的問題,但是“這份報告不是我會去關注的。”

針對台海防禦問題,報告對台灣馬英九政府改善兩岸關係表示讚賞,但同時還是對台灣面臨的安全形勢表達了“嚴重擔憂”。指出中國大陸對台軍力的不斷擴充正拉大兩岸軍事能力差距,尤其是台灣對空防禦能力正日漸下滑,而中國人民解放軍對空和反導能力在逐步提升。而且,台灣海峽兩岸軍力發展日益不平衡對美國帶來潛在問題:大陸若以空襲或者導彈攻打台灣,解放軍的軍力優勢將挫敗台灣的自我防衛能力,使台灣在危機爆發開始時就依賴於美國。意即使美國難有作出判斷和反應的時間。報告建議,美國國會應該引導五角大樓注重解決台灣的對空防禦問題,並根據中國軍隊防空反導能力的日益增長,對台灣需求作出詳細評估。而且,為了抵擋中國軍隊對美國駐亞軍事基地的襲擊,五角大樓還應該評估美國軍隊對此做出反應的能力和中國軍隊對台灣發動類似襲擊的影響,包括美國一旦涉入台海衝突後,解放軍的軍力已經可以對美國在東亞地區的基地及部隊造成威脅。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