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

中國網民質疑官方全面封殺諾獎輿論不明智

中選網上作者王四新博客文章問道,在當今的互聯網時代,在每個人都可以用合法或非法的方式獲知相關信息的情況下,我們的主流媒體為什麼還要全面噤聲,為什麼不讓人民討論這件事情呢?網友Kmtwb點評說,真要放開討論的話,那位獲獎者很可能得到一邊倒的支持,這一點執政者可比本文作者看得更清楚!

投射在奧斯陸一廣場牆上的劉曉波影像
投射在奧斯陸一廣場牆上的劉曉波影像
廣告

針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近日反覆強調的“國際社會多數成員不支持挪威諾貝爾委員會的錯誤決定”,以及“諾委會的任何做法都無法改變劉曉波的犯罪事實”的說法,有分析人士認為,諾貝爾和平獎頒發給中國異議人士,是遲早要來的事情。至於是好是壞,要看你站在哪個角度,以一種什麼樣的心態去觀察。因此,不管三七二十一,那麼迫不及待地跳出來指責,並且理由又是那麼的脆弱,是不明智的。指責的話,至少也應當理由再多些,再充分些,否則,只能漏出更大的空檔,並給人以更多的口實。

中選網上作者王四新此前的博客文章反問道,在當今的互聯網時代,在每個人都可以用合法或非法的方式獲知相關信息的情況下,我們的主流媒體為什麼還要全面噤聲,為什麼不讓人民討論這件事情呢?既然諾貝爾委員會授獎的理由認為他是一位言論自由的鬥士,其背後的潛台詞則應該是,至少像他這樣的人,根本沒有享受到中國憲法第三十五條所承認和保護的言論自由的權利。不管這種推理是否公允,是否正確,我們這種全面噤聲的做法,不是正應了人家諾貝爾委員會對中國沒有言論自由,以及某些部門在操控民意的質疑了嗎?

文章又說,我們的某些主管部門,為什麼總是要授人以柄,甚至不怕“引火燒身”呢?就算我們能夠讓國內的主流媒體全面噤聲,那國際層面的呢?我們不是就一個外交部、就一個發言人嗎?老一代執政者為什麼在戰爭年代知道讓“敵人”陷入我們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這個時候我們卻不惜要讓中國外交部陷入“敵人”的汪洋大海之中,而去冒險地打一場非對稱性的輿論爭奪“戰爭”呢?

文章最後強調說,中國人民是有是非觀念的,也是有認知能力的,硬把人民當傻子,限制人民討論某個問題的做法,只能使自己陷於更加被動的地步。因此,重大事情讓人民知道,讓人民討論,天塌不下來;重大事情不讓人民知道,不讓人民討論,只能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對此,網友Kmtwb點評說,真要放開討論的話,那位獲獎者很可能得到一邊倒的支持,這一點執政者可比本文作者看得更清楚!

北京周西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中文部專稿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