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觀察

中國的國家形象跌至谷底

發表時間:

上周五諾貝爾委員會舉行和平獎頒獎典禮,得獎者劉曉波因被中國當局囚禁,家人劉霞等也被軟禁,都不能親赴挪威奧斯陸領獎,只能以一張空椅作為代表。這是自 1983年以來諾貝爾和平獎頒獎典禮上首次出現的不尋常情景。今天的中國觀察要為大家介紹有關諾貝爾和平獎頒獎典禮的分析評論。

廣告

香港《文匯報》的社論稱:“劉曉波是因觸犯中國法律而被中國司法機構判處徒刑的罪犯,諾委會把和平獎授予這樣一個人,不僅是對中國內政和司法主權的干預,而且是對和平獎的褻瀆,對人類正義與良知的挑戰。諾委會的五名西方政客,將因他們的可恥決定而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美國等西方國家的用心,是鼓勵這些人給中國繼續製造麻煩,裡應外合,發起新一輪反華浪潮。”

香港《蘋果日報》署名李平的評論稱:“司法,一向被稱為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後防線。但是,在中國當局眼裡手中,司法成了對內鎮壓的武器、對外鬥爭的工具。無論是劉曉波、胡佳被控顛覆罪,還是譚作人被控煽動顛覆罪、趙連海被控尋釁滋事罪,都是當局先玩弄司法,打壓異見人士、維權人士,再以司法獨立、司法主權為名,應對外界的批評。” “中國外交部一再攻擊諾貝爾委員會是‘反華小醜’,將和平獎頒給劉曉波‘是在公開支持中國境內違法犯罪行為,是對中國司法主權的粗暴干涉’。這種以司法主權為名,抗拒普世價值、抗拒國際社會的伎倆,北京已是駕輕就熟,但說服力越來越欠奉,色厲內荏之餘,也是對中國司法公信力的加倍摧殘。”

香港《大公報》的社論稱:“長期以反對自己國家博取外國人歡心的投機分子劉曉波,被諾貝爾‘和平獎’委員會授以獎項。因觸犯中國法律而正在監獄服刑的劉曉波當然不能出席頒獎禮,主辦者企圖以一張空椅子對中國政府作出進一步的諷刺和挑釁。不過,如同所謂‘和平獎’的頒授一樣,‘空椅子’圖謀也註定是要以失敗告終的;因為這不是真正代表人權、正義、和平的好椅子,而只是一把醜陋的、破舊的、坐不穩的反華椅子。”

香港《明報》的社論稱:“諾貝爾和平獎頒獎禮上,大會以一張空櫈代表未能到場領獎的劉曉波。這一張空櫈的張力,不弱於劉曉波親自到場,因為它盛載着中國人對自由、民主、人權的渴求和追求,同時亦對照出中國當局專制獨裁、高壓統治的一面。內地應對劉曉波獲頒諾獎的舉措,可用氣急敗壞、荒腔走板來形容,使中國的國家形象跌至谷底。”“中國當局以強蠻姿態應對,以為可以矮化和抹黑劉曉波獲頒諾獎,但是事態證明,中國當局打壓力度愈大,劉曉波形象就更高大、更高貴,更突顯他獲獎的正確性和正當性。可以說,真正使劉曉波成為‘中國良心’、未來一段日子成為中國人爭取自由、民主、人權象徵的,諾貝爾和平獎只是催化劑,更主要的推手應是把劉曉波系獄的中國當局。說起來很諷刺,卻是事實。”

香港《信報》署名林行止的評論稱: “劉曉波說他沒有敵人,料不到中國因他得獎而為自己製造了大量假想敵。這種情況若不能及時改善,中國在外交上將會左右為難。假設二○一一年諾貝爾和平獎頒授給中國領導人或一位和中國友好的人物,中國會接納或發賀電和派員觀禮嗎?”

香港《星島日報》的社論稱: “無論是處理民運人士或人民幣升值,中國政府一貫的作風都是,外間愈是施壓干預內政,中國政府就愈是要表現強硬。現在風頭火勢,中國政府尤其不會就範。中國政府以自己的道路打造出經濟大國後,無論在自信和實力方面都遠勝當年,與西方已經建立成複雜的互相倚賴和競爭關係,”“可以預計,和平獎風波後,劉曉波將成為‘人權外交’的焦點議題。”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