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輿論看中國

印度可以超過中國

發表時間:

在今天的《法國輿論看中國》專題節目時間裡,我們給大家介紹法國經濟回聲網上一篇關於中國與印度經濟比較的文章。這篇文章題為《印度可以超過中國》,作者布拉瓦提 (Jagdish_Bhagwati) 是一位印裔美國經濟學家。

廣告

此篇文章的主旨可以大致概括為如下內容:

中國與印度經濟近年都有快速增長,但是,兩國經濟增長的原因和基礎並不一樣。分析比較印度與中國經濟增長的內因,作者認為印度擁有進一步發展的優勢,因而可以超過中國的經濟增長。

作者首先提出,中國與印度在經濟發展上存在着一種競賽關係,但是二者究竟誰優誰劣?中國經濟增長肯定會一直領先於印度嗎?為了回答這一問題,作者將時間一直追溯至1947年,認為從那時開始,中國與印度之間就有了某種競爭關係。這一年,印度獲得了獨立,建立了民主政體,而中國則在毛澤東的帶領下步入共產主義時代。

不過,這兩個亞洲的巨人此時其實並沒有真正蘇醒。中國須等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進入改革時代,印度則要到九十年代才開始進入發展快車道。原因是二者均沒有找到合適的經濟發展模式。從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開始,兩國先後進行了自由主義的經濟改革,經濟於是進入增長軌道。

專制可以加快改革,也可能是經濟的障礙

作者認為,直到目前,中國經濟增長快於印度,有經濟和政治兩個方面的原因。從政治上講,相對於印度的民主體制,中國的專制制度比較容易調整國家決策框架。但是,作者認為,有理由相信這種基於威權主義的政治運作模式不能長久持續。作者提出三點理由:

第一, 威權主義既可以加快改革,但同時也可能是經濟的障礙。他引用美國一位學者的話指出,當年,當毛澤東和周恩來均健在時,有人就中國經濟增長的前景提問,這位學者回答說,中國經濟增長取決於是毛澤東還是周恩來先去世。為什麼如此說呢?原因是在一個專制國家,經濟增長與否往往取決於讓人難以捉摸的政治因素。中國目前的情況仍然如此。隨着中國經濟的增長,中國公眾的政治熱情將隨之高漲。面對這種發展趨勢,中國政府將如何應對呢?是向鎮壓法輪功一樣壓制民眾的參與熱情,還是適應公民參與要求,走向政治民主呢?
第二, 中國現體制對言論自由的鉗制也會阻止技術的創新,尤其是阻止信息技術的創新。正如共產黨與個人電腦的速寫均是PC,而共產黨與個人電腦這兩個PC是不能兼容的。
第三, 中國經濟成長主要依賴出口,這也使得中國經濟十分脆弱。如今的世界,對於民主與人權的要求只能與日俱增,這會使中國出口遇到障礙。

印度  另一個中國?

布拉瓦提同時指出,處理政治方面的原因之外,也有一些經濟原因對中國經濟發展起制約作用。長時期,中國經濟增長順利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中國擁有廣大的勞動力大軍,但隨着經濟的發展以及獨生子女政策的持續,中國就業供求壓力增加,工資上漲。中國將漸漸失去勞動力充裕的優勢。而印度則恰恰相反,印度將在今後的二十年內完全不缺乏勞動力,從經濟增長的角度,這會使印度成為另一個中國。

同時,同中國的快速並已經十分全面的經濟改革相比,印度經濟改革還有很大的餘地,私有化,勞動市場改革,流通領域的改革等等還有待於啟動。這些領域的改革將會給印度經濟提供新的增長動力。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