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中國升息抑通脹

發表時間:

為抑制不斷嚴重的通脹形勢,中國央行25日宣布再次上調銀行存貸利率,中國總理溫家寶在次日的電台直播講話中進一步表示將採取措施抑制房價的快速上漲,稱有信心將其保持在一個合理的水平上。相關消息為多份法國報紙所報道,並成為《費加羅報》和《論壇報》的頭版內容。除相關文字介紹外,各報也同時配發了溫家寶的照片及一年來中國物價上漲指數由年初的1.5%一路攀升到11月份5.1%的走勢圖。

廣告

《費加羅報》的報道說,這一由房地產價格和糧食價格上漲所帶動的嚴重通脹情況是中國近兩年半以來的首次,也因此成為觸動中央政府神經緊張的因素,由此可能導致的社會影響是北京最為擔心的後果。報道引述中科院最近的一個調查報告結果顯示,面對飛漲的房地產價格,85%的中國家庭喪失了購房能力,物價成為街頭巷議和網上論壇的主要話題,甚至有網民發表博客文章,將杭州的生活支出和美國波士頓做逐項對比,結果發現在多項支出上,杭州的物價甚至超過了美國東海岸城市。

報道說,北京在聖誕節當天公布這一市場期待已久的調控措施,是再好不過的時機選擇,西方盛大假日可以減緩市場對此出現更多的應激反應。在面對中國民眾日益增加的不滿情緒,北京當局一方面保證局勢盡在掌控之中,一方面同時在逐步做小步調整。但報道援引有關專家的分析認為,控制通脹對中國而言將是一場長期的戰役,北京要達到調控目的,必須改變自2008年以來實施刺激經濟政策所帶動起來的資金流動狀況,減少市場上貨幣過多的流動,《論壇報》的相關報道說,預計中國2010年全年的通脹將達到3.3%。超過政府所提出的3%的最高限度。

中國對外投資國際化

這是《論壇報》另一篇有關中國的報道內容。報道說,在官方的鼓勵下,中國企業正在向全球推進其投資,重點是能源、礦石和農業領域。報道引述中國商務部副部長上周公布的消息說,預計在5年內,中國對外投資規模將達到外國對華直接投資的總體水平,《中國日報》的報道也顯示 在2010年,中國對外投資共計500億美元,比上年增長了15%,預計2011年還將實現10/的增長,報道以經濟最為活躍的浙江省為例,該省共計466家企業有對外投資,總投資額達到30.8億美元,在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325%。

報道說,在全球經濟危機的大環境下,中國在2010年登上了世界第二經濟體的位置,同時在國際對外投資排行中也由此前的12位躍居到第5大投資國的位置。僅僅對非洲投資六年中就實現了5億到90多億美元的飛躍增長,發展對外投資寫入即將在3月份公布的第12五計畫中。報道說,中國在收購世界的同時,也受到各方對其唯利識圖的批評,在以出口為主的這個中央大國越來越多的受到其出口國的保護性抵制,在美國批評中國操控人民幣彙率以獲得競爭優勢的同時,更多的國家紛紛效仿,制定更多的保護措施以應對中國產品的強大攻勢。

中國邀請南非加入“金磚四國”

有關南非總統受邀出席2011年在中國進行的金磚四國第三屆峰會的消息已經得到了中國和南非外交部的證實,《費加羅報》相關報道說,法語中由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四國國家國名首個字母所組成的金磚四國簡稱BRIC將加上南非國名中的S成為BRICS “金磚五國”。作為非洲第一大經濟體的南非,雖然在國際經濟排名中僅位居第31位,國民生產總值不足印度的1/4,但10年來南非與中國的貿易交流呈爆炸式增長,在今年頭11個月,兩國貿易額增長了43%。

2010年:當中國已經覺醒時

《費加羅報》在其觀點欄目刊載一篇署名亞歷山大 亞德里的長篇分析,題目是“2010年:當中國已經覺醒時”。回顧即將過去的2010,以及至此21世紀的第一個10年中,過去所謂的“第三世界”國家的經濟崛起成為最具影響的事件,其中尤以中國首當其衝。分析在2010年中國首都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經濟體這一標誌性成就的同時,中國對國際事務中影響地位更加增強,而世界從來沒有向現在這樣,直接感受到來自這個儒家大國的影響。文章提到對遭受到主權危機打擊的歐元區國家,中國承諾經濟幫助希臘、葡萄牙,而它對希臘比雷埃夫斯港的收購,被認為是不費一槍一彈,就將其變成為中國在歐洲的香港。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