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美國動向

美學者不看好胡訪美成果

發表時間:

胡錦濤訪美前,不少美國智庫權威中國問題專家對胡錦濤此次訪美能否真正改善兩國關係表示懷疑。布魯金斯研究所東北亞政策研究中心外交政策資深研究員沈大偉認為,一年多前奧巴馬抱着對建立美中夥伴關係很高期望訪問北京,但之後一年多時間證明,那正是中美關係至少在過去10年中的最差階段。沈大偉認為,胡錦濤訪美為穩住雙邊關係提供了重要機會。但觀察家大都懷疑這種情況是否會出現,以及即使出現又能維持多久。

廣告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研究副總裁包道格也認為,“胡錦濤此行可以被視為一次相對而言意義甚微的訪問  其意義僅在於,在胡錦濤最後的兩年任期內給足一個面子,並為他在小布什政府執政期間首次訪美時受到的粗心而笨拙的歡迎給予補償。” 不過他說,“如果籌備得當,這樣一次訪問將為改善中美關係創造契機,否則,這將是一次難以設想或困難重重的訪問。”

沈大偉認為,北京處理奧巴馬2009年11月對中國訪問的手法是美中關係惡化的近期根源。他說,在那次訪問中,“中國政府一直癡迷於控制奧巴馬總統的時間和日程,以免他說或做一些會使中國難堪的事情。中方尋求最大限度地向其人民傳達兩位元首政治家形象,同時把奧巴馬總統直接或間接接觸中國人民的限度降到最低。他稱“那次訪問是‘具中國特色的外交峰會’的典型。”

沈大偉設想了如果美國以相反手法處理胡錦濤訪美,北京又會做何感想。比如,如同美國安排許多外國領導人一樣,安排胡錦濤上公共電視主持人吉姆•萊勒的直播節目,讓他面對一次即席採訪;如果安排胡錦濤參加隨意提問的記者會;如果邀請流亡美國的持不同政見者參加白宮晚宴;如果讓他跟普通美國人舉行“見面會”;如果要他去面對抗議中國侵犯人權、法輪功、西藏、台灣或其他敏感議題的公眾示威,他會怎麼樣呢?當然中國政府不可能讓這些事情發生。但是,作為平等的雙邊關係,“奧巴馬政府難道會同意在美國上演像一年前在北京和上海那樣的“具中國特色的峰會”嗎?”

對胡錦濤此次訪美的活動內容,據媒體報道,在華盛頓之後,胡錦濤將到芝加哥地區,訪問一家中國投資的汽車零部件工廠,一個美中合資的清潔能源項目,以及一所在中國政府資助下教中文的中學。沈大偉說,“所有這些內容都是經過精心選擇以凸顯中國在美國的積極作用。就像在華盛頓南草坪21響禮炮儀式、白宮正式國宴、橢圓形辦公室壁爐前交談一樣,對芝加哥的訪問將是給記者拍相的機會,以向中國國內觀眾傳遞胡錦濤作為世界政治領袖的形象。它將直接幫助中國的民族主義以及中共對其合法性的宣稱。”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研究副總裁包道格認為,胡奧峰會能否成功,關鍵要看峰會後的美中關係是否得到實質性改善。他認為, “此次中美首腦峰會的一個重要成果,或許是兩國領導人引導他們各自的同事,繼續推進這一改善兩國關係的進程。中國國家副主席、胡錦濤主席的既定接班人習近平和美國副總統拜登之間的互訪,將是開啟這一進程的第一步。”美國還應該在今後一年半內,“向下一代中共中央政治局成員發出訪問邀請。”

沈大偉也認為,這次峰會最需要建立的是一系列政府間的互動機制,以落實2009年奧巴馬訪華時雙方發表的聯合聲明。他說,“真正需要的是在涉及各種議題的廣泛領域內建立起雙邊制度性工作組……胡奧峰會能夠達成的最好成果就是回顧並實現2009年美中聯合聲明提出的願景,建立政府間機制,常年運作,落實聲明願景。

沈大偉認為,雖然美中關係最近取得了一些實質性進展,但這些進展都基本上是為了胡奧峰會營造氣氛的。他對未來兩年美中關係的前景不抱樂觀。他說,“由於貿易前景尚未得到顯著的改善,且美國即將面臨如火如荼的2012年大選,如果中美兩國間的爭議沒有在可能的情況下得到控制和解決,那麼兩國的雙邊關係極有可能出現新的嚴重倒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