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書香世界

亞洲周刊 2010年十大中文小說 

發表時間:

廣告

每年的歲末年初,亞洲周刊都會評選本年度全球十大中文小說。2010亞洲周刊評選的十大小說,除了有獨創性和開拓性的特徵外,從小說流派上幾乎囊括了現實主義、荒誕派到實驗小說、意識流,而從地域上面來說,則是從神州大地到南洋婆羅洲,從新疆到西藏,從上海到台灣,幾乎是覆蓋了全球華人聚集的國家或地區。而2010十大中文作家包括:張煒、李永平、施叔青、哈金、韓寒、黎紫書、劉亮程、董啟章、李劼、高平,他們的十部小說, "以魔性文字,探索全球華人社會轉型期的時代秘密"。

亞洲周刊評選的二零一零年「十大小說」包括:
(一)、《你在高原》(張煒、作家出版);(二)、《大河盡頭(下)》(李永平、麥田出版);(三)、《三世人》(施叔青、時報出版);(四)、《落地》(哈金、時報出版);(五)、《一九八八:我想和這個世界談談》(韓寒、國際文化出版)(六)、黎紫書的《告別的年代》(聯經)(七)、《鑿空》(劉亮程、作家出版);(八)、《學習年代》(董啟章、麥田出版);(九)、《上海往事》(李劼、允晨文化);(十)、《倉央嘉措》(高平、國際文化)。

全球華人眺望星空,又俯看內心。亞洲周刊概括2010年全球中文小說特質認為,在二零一零年文學靈感的夜空,閃耀一些新出現的星辰,如劉亮程、高平、李劼等,也有曾閃現天際、但在此刻卻特別明亮的韓寒、黎紫書等;也有一些近年不斷照亮文學夜色的巨星,如張煒、李永平、施叔青、哈金等。敘事技巧上,小說家們有獨創性,也具開拓性,現實主義、荒誕派、魔幻現實主義、實驗小說、象徵主義、意識流等既「一意孤行」又「百舸爭流」;題材地域分布上,從神州大地到南洋婆羅洲,從新疆到西藏,從上海到寶島台灣等,凡華人足跡到處都有涉及。華人作家探索人性奧秘,觀察社會現象,觸摸時代脈博,文字多具魔性,作品展示高遠意境和深邃蘊蓄。

 

回望這一年中文小說成就,最「繞不開」的是山東作家張煒及他的長篇《你在高原》。自從張煒攜長篇《古船》、《九月寓言》登上中國文壇以來,讀者就牢牢記住這個名字,而盤桓人們心頭的是作家筆下善良自信的小說主人公,那批血火歲月的奮勇戰士,那群和平年代的建設者,各顯奕奕神采,又具幾近「同貌人」的純美心靈。他們是精神夜空中清澈的北極光,在中國文學人物畫廊佔據獨一無二的位置。

張煒於二零一零年推出巨著《你在高原》。這部四百五十萬字的作品共分十卷,耗時整整二十年,橫空出世般成就了中國小說史上一段奇觀。《你在高原》涵蓋大半個世紀的神州風雲,寫盡政治運動的詭譎、社會勢力的博弈、精神現象的變幻。首卷《家族》尤值得一提。主人公寧珂與自己家族曾為革命作出非凡貢獻與犧牲,卻受到極左路線、肅反擴大化的無情波及,前一天還在公審大會主席台上就坐,後一天就被通知「從今兒個起不要參會議了……」接下來,就是批鬥、審訊、捆綁、羞辱和毆打。

 

寧珂的遭遇翻開了當代史最隱蔽其實也最不堪的一頁,那就是中共黨內健康力量只配遭極左勢力批鬥與凌辱的命運。靜心傾聽一番,你就可聽到從劉少奇、彭德懷到陶鑄、賀龍等囚禁者泣血的仰天長嘯。這是最深刻意義上的抗暴,凝聚了二十多年後「懷仁堂事變」抓捕四人幫的正義性與合法性,而真實的中國人權運動也由此發韌。

2010年,李永平交出長篇《大河盡頭(下)》,完成了全書。李永平是馬華文學奇才、台灣大師級小說家,一九四七年生於英屬婆羅洲,中學畢業後赴台灣就學,台大外文系畢業留學美國。零八年《大河盡頭(上)》問世,敘述主人公、少年永等一行人到大馬婆羅洲「母親河」卡布雅斯河中段、朝拜聖山的奇幻經歷,動人心魄。面對這部「好看又耐看的長篇」,華人讀者驚為天人,而學界則清楚意識到,這是新世紀華語文學創作的大事。隱憂隨之而來,《大河盡頭(下)》的出版會否「綿綿無盡期」?《大河》下卷不負眾望,於兩年後登場,續寫少年永的朝山旅程,承受生命中不可承受、不可思議的驚險,目擊各種刻骨銘心的景觀,見識大自然的狂暴力量,抵達傳說中幽冥交界的「血湖」,更在夜半時分,目睹成群結隊的空舟在卡布雅斯河溯流而上,「運載一船一船亡靈返回原鄉」。讀者為之目眩神搖、斂神屏息。  

施叔青的《三世人》,是以《行過洛津》為序幕,《風前塵埃》為承繼的「台灣三部曲」第三部。
請在下周三繼續收聽書香世界:亞洲周刊2010十大中文好書。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