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社會

李連傑“壹基金”成功轉型為公募基金

由電影明星李連傑創立、作為大陸慈善基金會標桿的“壹基金”,在轉型之路上取得重大突破。1月11日,深圳壹基金舉行啟動儀式,從此具備合法的公募基金會資格,成為中國大陸首家成功轉型的民間公募基金。

廣告

據壹基金官方網站透露,2010年12月3日,深圳民政局正式批准深圳壹基金註冊申請,深圳壹基金有了合法的公募基金會資格。2011年1月11日,深圳壹基金在深圳市市民中心舉行啟動儀式兼媒體溝通會,宣布深圳壹基金正式成立。。

深圳壹基金註冊原始基金為5000萬元,發起機構為上海李連傑壹基金公益基金會、老牛基金會、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萬通公益基金會及萬科公益基金會,每家發起機構出資1000萬元。 深圳壹基金理事會由李連傑等十一人組成,著名經濟學家周其仁擔任理事長和法人代表,萬科集團董事長王石擔任執行委員會主席。

2007年4月19日,李連傑與中國紅十字會合作開展“中國紅十字會李連傑壹基金計畫”,所謂“壹基金”,指的是每人每月至少捐出1塊錢,積少成多、相互扶助的慈善互動模式。該計畫是在中國紅十字會架構下獨立運作的慈善計畫和專案,不具備獨立的法人地位,雖然依託紅十字會可以向公眾募款,但沒有自己獨立的賬戶和公章。

2008 年10 月9 日,上海民政局批准了非公募“上海李連傑壹基金公益基金會”(上海壹基金)。,隨後,上海壹基金與中國紅十字會簽署協議,成為“壹基金計畫”的項目執行機構。

壹基金計畫與中國紅十字會簽訂的三年合約於2010年2月到期之後自動順延,但2010年9月12日,李連傑在做客中國央視新聞頻道《面對面》欄目時,首次公開承認壹基金計畫可能面臨中斷。李連傑稱,壹基金就像一個已經生了的孩子,但是沒有身份證,身份和法律結構模糊,這給外部交往與合作帶來很大的問題。

李連傑的言論在社會引起極大反響。中國非公募基金會的困境也更加受到公眾的關注。此次深圳壹基金成功轉型為公募基金,是中國慈善事業具有歷史意義的一步。“壹基金”的成功轉型,也給更多的非公募基金,甚至其他非政府組織帶來了擴寬生存空間的希望。

儘管公募基金會在民政部和深圳地方註冊仍有差別,深圳壹基金只能在深圳地區進行募捐活動。但業內人士表示,這種差別待遇在實際運作中影響不大。深圳壹基金成立後,“壹基金計畫”及“上海壹基金”將清算註銷,其項目、資金及工作人員將由深圳壹基金承接。

中國大陸2004年的《基金會管理條例》將基金會分為公募基金會和非公募基金會。公募基金會可以向公眾募捐,非公募基金會則不能面向公眾募捐。由於中國民政部門對公募基金會的審批極為嚴格,使得大批非公募基金會必須掛靠在有官方背景的業務主管部門之下。目前公募基金會多數由政府各部門創辦,具有濃厚的官方色彩,造成監管缺位,形成產業內部的不公平競爭。而民間的公募基金會,在籌款和資金的使用上更加註重透明度和資金使用效率,會對已有的公募基金會造成挑戰。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