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經濟與貿易

西方國債是中國的絕對武器

發表時間:

廣告

中國副總理李克強新年伊始訪問西班牙,表示要收購西班牙的債券。這是北京支持歐元的又一舉措。在歐洲債務危機背景下,對於中國大批收購歐洲國家主權債券,歐洲在歡迎之餘,也不免心存戒意。輿論擔心中國通過購買歐洲國債進行擴張,懷疑北京搶救歐元的背後另有目的。

“絕對武器”

中國已經是美國的最大債權人。歐元區發生債務危機以來,北京繼購買希臘和葡萄牙各50億歐元國債之後,又與西班牙、比利時、匈牙利進行談判,準備購買這些國家的債券。

巴黎人報說,中國持有大量西方國債是一種“絕對武器”。中國可以通過此舉來支配欠債國家,進行實力擴張。有分析說,當歐洲大部分債務被中國持有,就很難再向北京提出什麼要求或抗議。比如,歐洲企業進入中國市場受限制、在中國打官司遭遇司法不公平和不透明、知識產權長期受到侵犯等等,歐洲都不能對北京提出批評和“說三道四”。非政府組織更是擔心,西方被中國卡住債務咽喉之後,面對中國人權問題,會變成啞巴,發不出聲音。

歐洲缺乏統一債務政策談判吃虧

中國已經是山姆大叔的最大債權人,中國擁有美國國債超過6千7百60億歐元。但日本、英國、法國、德國為確保自身獨立,發行國債比較謹慎。不過,為了保持民眾購買力,一些國家還是難以抵禦發行國債的誘惑,最終被捲入債台高築的漩渦。

歐洲陷入債務危機的國家為解決燃眉之急,只要中國宣布購買其國債,就能緩一口氣。中國也趁機以優惠條件收購這些危機債券,可謂是一拍即合。

巴黎政治學院亞洲中心主任哥德蒙認為,中國購買西班牙國債是個好跡象,是對歐洲的一種政治支持,歐洲不必擔心要付出什麼回報。但是他說,由於歐洲缺乏共同債務政策,與中國談判時,不能獲得更有利的條件。

中國集中投資歐洲運輸領域

至於中國大舉投資歐洲有什麼特殊戰略,哥德蒙(François Godement)表示,中國兩年前開始向歐洲輸入資本。中國資本大多集中在歐洲的運輸領域,比如投資希臘、意大利、西班牙的港口和法國前北約的舊機場工業區,以及巴黎第三大機場等等。

中國的目的就是要將中國製造的產品自己運往歐洲來進行銷售。此外,中國人在歐洲的另一投資領域是房地產。估計大巴黎地區有7-8%的寫字樓和住宅樓在中國資本手中。

中國為大批外彙找出路

法國經濟分析師布佐 (Nicolas Bouzou)認為,中國之所以救歐元,一方面是現在全世界的外彙儲備都集中在新崛起國家手中,特別是集中在中國手中。中國需要尋找投資渠道。

另外,中國意識到歐洲的債務危機如果惡化下去對中國將十分不利。因為中國經濟主要依靠向發達國家的出口拉動。歐洲經濟一旦停擺,會對中國經濟造成直接衝擊,甚至會動搖中國社會的內部平衡。

至於中國購買歐洲巨債是否會成為要挾武器,經濟分析師布佐表示,在19世紀以前,中國一直是世界經濟強國。現在又開始收復失地。北京當局無法接受過去幾十年被排除在國際談判之外。不要忘記,直到2009年以前,國際重大問題都是在工業7國範圍內,而不是在20國集團內進行討論。中國絕對要擴大其存在範圍。因此,在中國投資的背後,不能排除北京有地緣政治目的。據金融時報去年4月估算,中國手中有6千3百億歐元歐洲主權債券。這個龐大數字顯示:新崛起國家掌握着很強的金融打擊能力。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