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

中國一號文件聚焦水利

中國連年旱災,過去三個多月來,已有7740萬畝農作物乾旱,約257萬人食水供應有困難,未來兩個月,華北和黃淮地區的旱情預計會因降雨量偏少而進一步惡化。為解決問題,中共本世紀以來首次以改善水利為中央一號文件,但傳媒憂慮文件未必能真正落實。

路透社
廣告

水利部表示,去年十月以來,華北南部、黃淮及江淮等地區的雨量持續偏低,北方冬麥區累積雨量不到25毫米,在7740萬畝受旱面積中,河南和山東兩省占接近六成,預計受旱面積會進一步增加。

這個問題可說是去年首季中國多個地區先後出現數十年一遇旱災的延續,揭示水利基礎老化薄弱的問題,中共中央本月二十九日發出本世紀第八份一號文件,決定加快水利改革發展,顯示中國政府當年解決問題的決心。

文件指出,會增加公共財政對水利的投入,包括支持有關水利計畫的銀行貸款。文件首次訂明,中央和地方要從土地出讓收益中提取10%用於農田水利建設。進一步完善水利建設基金政策,延長徵收年限和拓寬來源渠道,力爭今後十年全社會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即水利投資將達4萬億元人民幣(下同)。

文件亦要求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嚴格控制入河湖排污總量。着力加快農田水利建設,力爭五至十年內扭轉水利建設明顯滯後的局面,到2020年基本建成防洪抗旱減災體系。

三十日,水利部長陳雷透露,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將提前調撥40億元人民幣,用於農田水利建設,亦會向六省撥款12億元以購買澆灌設備,每個縣補助200萬元,九個受旱省市已制定抗旱方案。

至於日前傳出旱情嚴重的河北省,受旱麥田每畝的補助額增至20元,省政府因此須調撥近5900萬元。

不過,《南方都市報》發表社論,指政府過往對水利「重視不夠多,做得很不好,管理體制僵化」等問題,投入不足是根源,而一號文件首次解決了錢由誰出的問題。但很多細節仍未解決,包括土地出讓金提出的錢用在什麼領域?如何確保地方政府“取之於農用之於農”?如何避免地方爭上項目來爭奪中央的4萬億元?如何在不透明的情況下監察撥款不被亂用?

社論又說,好好地執行也許永遠無法完全達至,期望能向這方向邁進。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