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網絡/劉曉波

調查:信息封鎖未能阻擋中國網民關注劉曉波獲諾獎

中國政府對信息的封鎖未能阻擋中國網民對獨立作家劉曉波榮獲2010年諾貝爾和平獎事件的關注。這是美國中國人權團體《公民力量》志願調查員貝立近日在一份網絡搜索調查報告中得出的結論。

港人紀念2010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
港人紀念2010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 Reuters
廣告

根據這份題為《網絡調查:突破―劉曉波的衝擊波》的調查報告,儘管中國政府通過採取一系列媒介屏蔽措施封鎖消息,但網民對劉曉波獲獎事件的關注僅次於2008年的四川汶川大地震。作者認為,“劉曉波獲諾貝爾和平獎”在中國引起了一場信息地震。

報告藉助美國網絡巨頭谷歌和中國本土搜索引擎百度提供的搜索量統計工具:谷歌搜索分析(
Google Insights)和百度指數,對關鍵詞搜索舉行數據分析,並與多個中國社會熱點事件進行比較,從而了解網民對劉曉波獲獎事件的關注程度。結果發現,網民對劉曉波事件的關注超過了富士康員工連環跳、毒奶粉、釣魚島糾紛、“我爸是李剛”等社會熱點話題。

公民力量》團體負責人、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 客座研究員楊建利博士認為,這份報告是一次“非常有意義的嘗試和突破”。他結合互聯網在近期埃及革命中發揮的作用,指出“互聯網等現代化技術為非暴力抗爭提供了越來越便利和鋒利的工具,它既是宣傳聯絡媒介、又是組織調動工具、甚至還是一種生活觀念及生活方式,這是甘地時代無法相比的。”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