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中國成為世界經濟第二大強國而悄然無聲

發表時間:

關於中國2010年國民生產總值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今天法國各大全國性報紙幾乎都發表評述與分析文章。《世界報》說,中國經濟與日本拉開的距離不可挽回;《解放報》說,北京害怕社會風潮,進入世界第二強悄然無聲;法國《回聲報》和《論壇報》都說,世界經濟第二強的日本讓位於中國,但是兩家財經報紙常駐東京記者都注意到,日本卻不以為然,日本認為不僅中國社會問題層出不窮,而且中國國民收入人均水平只是日本的十分之一;但是《十字架報》和《費加羅》經濟副刊的文章同出一轍認為,中國穩坐世界經濟第二強。

廣告

“中國成為世界經濟第二強而悄然無聲”

法國《解放報》常駐北京記者格蘭日羅以“中國成為世界經濟第二強而悄然無聲”為題的分析文章指出,中國的這種謙虛至極出乎人所料。《解放報》引述財經雜誌一位陳姓專家回顧說,當中國2007年超過德國之際,中國政府簡直是敲鑼打鼓,而如今則截然不同,而這種反應態度180°的大轉彎則與當局恐怕爆發社會風潮緊密相連。《回聲報》引述另一位張姓公關負責人的話說,已經有許多人在網上論壇提出疑問,為什麼經濟增長指數可觀,而社會保護制度卻沒有得到任何改善呢?也就是說,假設政府為成為世界經濟第二強大張旗鼓地炫耀, 改善社會保障的呼聲也就會越高。

中國底層仍是第三世界

一般來說,中國人並不關注國民生產總值有多高,而是更關注人均收入。中國人去年的人均收入只有3,304歐元,而日本人的年均收入卻高達29,411歐元。張姓公關負責人還強調,特別是人們日益對收入越來越不公平感到擔憂,中國社會部最近承認工資收入的距離在不斷地加大,城市人的收入比農村人的收入高三倍;佔全國百分之十的最高收入與佔全國百分之十的最低收入相比差20倍。

中國底層仍然是第三世界。《解放報》記者引述擁有眾多網友跟帖的著名的中國博客韓寒嘲諷地提出疑問說,為什麼在世界經濟第二大國中國能有如此之多的兒童沿街乞討?財經雜誌陳姓專家還進一步指出,近幾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感到工作越來越繁重,而工資卻越掙越少。

中國面臨複雜的選擇

三十年來,建築在出口基礎之上的中國經濟發展模式使其它國家大為遜色。而從現在開始,《回聲報》引述有關專家的分析指出,中國要面臨複雜的選擇:中國經濟結構仍然處於“不合理”階段,浪費水,能源和自然資源的經濟低效率,中國式的國家資本主義可能正在受到官僚主義的掠奪。受到由北京控制的一個銀行系統幾乎無限制資助的中國129個國家企業通常則從他們所壟斷的領域,而不是由於他們的經濟效益著名而獲得紅利。中國“央企”佔中國國民生產總值當中的百分之61,7, 相當於三萬億歐元。其原因是,這些“央企”是真正的“國中之國”經常由中國高級領導人的子女或親信所領導,而使私營企業越來越邊緣化。

《解放報》經濟欄分析文章最後結論道,北京對問題非常清醒,05年到10年的五年計畫就主張減少國企在國家經濟中的分量。但是適得其反,美國排行榜上的五百強當中有三十個中國國企,而只有一個中國私營企業。因此,中國政府稅收比國民總產值增加要快得多,而國民節生產總值比老百姓收入增長要快的多,這一計算結果令經濟學家驚慌失措,原因是,國民生產總值越增加,政府的收入就越增加,而人們的購買力則越降低。

今天法國《世界報》頭版頭條對埃及軍隊的意圖提出疑問指出,新政權取締了穆巴拉克的各個權力機構,但是反對派仍保持高度警惕;今天法國其他報紙的主題比較分散:從法國當政黨人民運動聯盟主席賈格布反對有可能競選法國總統的法國社會黨人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幹事斯特勞斯卡恩的言論所引發的爭議直到家庭傭人的工作條件都有。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