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台北一周

遣送糾紛升高到元首層次台菲關係形成僵局

發表時間:

●台灣的總統馬英九,上周在總統府接見菲律賓總統艾奎諾三世派到台灣斡旋外交糾紛的特使,結果因為雙方意見差距太大,場面很尷尬。這件事似乎對台菲關係造成不小的衝擊?

台北一周
台北一周 RFI
廣告

沒錯,這可能是幾十年來,台灣和鄰國之間最嚴重的外交糾紛,馬英九總統當著菲律賓特使羅哈斯的面,指責菲律賓在把十四名台灣詐騙嫌犯遣送大陸的過程中犯了三個錯誤,甚至批評菲律賓的官員「公然說謊」、「不是民主國家應有的行為」等等,這些指責可以說非常強烈了。最後馬英九還要求菲律賓為這次的錯誤負起責任,表達歉意;還說,台灣將以這件事後續處理的結果,作為評量兩國關係發展的指標。整個過程中馬英九幾乎都是板著臉念稿子,態度空前強硬,也讓台灣和菲律賓的關係迅速惡化。

●菲律賓特使羅哈斯把馬總統的意見帶回去之後,艾奎諾三世總統對這個燙手的山芋是怎麼處理的呢?

據外電報導,艾奎諾三世總統說,菲律賓沒有必要就遣送十四名台灣的詐騙嫌犯到中國的事向台灣道歉;對於台灣可能凍結菲律賓的勞工輸出到台灣,艾奎諾三世也強硬地說,菲律賓可以找其他地方。這下可好,等於是硬碰硬,因為雙方的元首都已經把話說絕了,事情變得非常棘手,如果沒有其他方案加以緩和,未來台灣全面凍結菲律賓勞工入境甚至遣返勞工是有可能的,但這將造成嚴重的「雙輸」狀態,因為菲勞佔台灣外勞的20%,台灣有這個需要;而目前菲勞在台灣有七萬多人,對菲律賓而言,這不但是國民的工作機會,更是外彙。據了解,雙方外交部門還在繼續斡旋中。

●據說,菲律賓這次派出特使到台灣,也展現了很大的誠意,但為什麼雙方始終沒有辦法協商出兩全其美的對策呢?

其實裡面很主要的一個關鍵是,雙方政府都面臨國內反對黨很大的壓力。以台灣來說,本來這是一個國際罪犯的遣送和審理的問題,也就是應該把它歸類為國際共同打擊犯罪的範疇,但台灣的民進黨在第一時間立刻把它上綱到主權的問題,說成中國政府欺負台灣,而且是因為馬英九對中國的軟弱和親中政策才會變成這樣,所以台灣的政府就堅持要菲律賓道歉。

而艾奎諾三世總統也有他的煩惱,在國內他已經因為一連串的內政外交事件,被媒體稱為「道歉總統」,去年香港遊客被劫持殺害事件,更讓他的外交能力備受質疑,實在拉不下臉再道歉,所以羅哈斯特使和台灣外交部長楊進添在台北馬拉松談判的十個小時當中,曾三度打電話到菲律賓向艾奎諾三世總統報告台灣要求道歉,艾奎諾都無法答應。可是,其實菲律賓特使來台灣是有善意的,因為自知理虧,所以羅哈斯特使帶來兩樣禮物,一個是願意和台灣討論建立打擊跨國犯罪的「司法互助協議」,另一個是願意就簽署「經濟夥伴協議」的可行性展開雙邊咨商。因為台灣和菲律賓沒有邦交,以前根本不可能簽協議的,現在菲律賓把事情搞砸了,所以他願意修補關係,提出這兩個協議做為補償,台灣有很多輿論都認為,台灣應該要里子,不要只顧着要面子,但因為政府高層已經決定要道歉,菲律賓總統又堅持不道歉,使達成協議的困難度大為升高。

●現在台菲糾紛似乎形成了僵局,未來可能會有什麼發展呢?

現在有一條路可以解套,就是菲律賓特使已經同意就遣送台灣嫌犯這件事展開司法調查和國會聽證調查,將來調查結果,如果證實菲律賓官員真的有失職,菲律賓政府將會懲處失職官員。而台灣外交部認為,可以把這項懲處視為道歉。可是因為總統馬英九和行政院長吳敦義都堅持要道歉,未來恐怕還需要一番自圓其說。其次就是,菲律賓如果一直不道歉,那台灣也可能對菲律賓展開報復,最具殺傷力的武器就是凍結菲律賓勞工輸出到台灣,台灣勞委會甚至說已經準備好了,萬一談判不如預期,全面凍結菲勞後,還將限七萬多名已經在台灣工作的菲律賓勞工,在三個月內離開台灣。未來如果真走到這一步,對雙方的傷害就很大了。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