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經濟與貿易

中國旅遊大潮促機場建設

發表時間:

中國的鐵路越來越長,高鐵越來越多,可火車站、飛機場依然人山人海,擁擠不堪,特別是節假日,黃金周、春節期間,成千上萬的乘客常常擠得筋疲力盡,備受煎熬。中國旅客數量呈爆炸性增長,迫使北京當局採取應對措施。中國當局計畫在2015之前,新建45座新機場,將更多的乘客導向天空。屆時,中國一年的航空客流量預計將達到4億5千萬人次。

2010年 2月11日,合肥火車站
2010年 2月11日,合肥火車站 路透社
廣告

中國民航管理局局長李家祥表示,2015年之前,中國將投資1點5萬億元人民幣,用於航空業建設。這個數目比前一個五年計畫猛增了50%,投資主要用於新建45座機場,屆時中國民航機場總數將達到220個,接納乘客的能力會明顯加強。

中國不但內部人口流量越來越大,外部進出中國的客流量也明顯增加。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預測,到2014年,在全球將新增的8億航空乘客人次中,有兩億1千4百萬,與中國有關,其中在中國境內有1點8億人次,中國與國際相關的客流為3千300萬人次。

法國經濟報紙《論壇報》報道說,2010年中國的旅遊收入同比增加了20%,達到兩千3百48億歐元。同時中國國內的客流人次達到21億,比前一年增加了11%。國際入境的人次為5千6百萬,比前一年增加了10%。這一切,都為中國旅遊業創下450億美元的外彙收入。
毫無疑問,去年上海世博會給中國的旅遊熱帶來錦上添花的效果。然而上海世博會落幕後,中國的旅遊熱並沒有出現降溫跡象。據世界旅遊組織預測,到2015年,中國將從現在的全球第三,躍居為世界第一大旅遊目的地。中國去年接待遊客的數量排在法國和美國之後。
旅遊熱潮讓中國的航空業受益,特別是中國三大航空公司,國航,南航,和東航。中國民航管理局局長李家祥表示,三大航空公司已經啟動了私有化程序。不過,在中國43家民航公司中,仍有35家完全由國家控制。
為了刺激旅遊業消費,中國當局出台了一系列鼓勵措施,包括帶薪假期、與鄰國簽訂雙邊協定等等。中國市場研究集團(CMR)駐上海顧問本傑明-凱文德(Benjamin Cavender)表示,中國政府的系列措施,確實刺激了旅遊業。由此,中國各地湧現出一批像漢廷、如家一類的入門級連鎖酒店。
中國人也越來越多到境外旅行。中國遊客最常去的地方是周邊地區,比如香港、新加坡、日本、韓國…。反之,這些地方的遊客也大量湧入中國。
國際航運協會預測,中國2014年將成為新增旅客數量最多的國家,也將是國際客運量增長最快的市場。預計到2014年,中國新增國際客運量將達到10.8%。隨後是阿聯酋、越南、馬來西亞和斯里蘭卡。
為了應對這個區域前所未有的客流量,北京打算在2015年之前,幫助國內航空公司將飛機數量增加一倍。屆時,中國民用航空飛機總數將超過5000架,乘客人次將達到4億5千萬。
除了加強航空運送能力之外,中國還計畫在2013年將高速鐵路的長度拉長55%,增加到1萬3千公里。
希望屆時中國能夠緩解各地車站機場的擁堵壓力,民眾出門旅行,不再忍受“人山人海”“擁擠不堪”的痛苦。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