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民生與民怨下的人大會議

發表時間:

一年一度的全國人大會議今天在北京準時赴約開幕。連同同期召開的政協會議,被西方媒體評論是見證中國每年調整政治經濟政策走向的大舞台。今年的人大政協兩會,恰逢轟轟烈烈的第十二個五年計畫的第一年,國際政治局勢對中國產生不比尋常的衝擊,當局如何整合,如何應對變成了外界關注今年人大政協兩會的一個切入點。

要聞解說
要聞解說 RFI
廣告

根據不同評論,中國今年的兩會,將更加突出30年以來中國堅持的一項真理,即經濟發展才是硬道理。關注經濟,解決經濟領域引發的各種問題,以此來帶動緩解並化解各種社會矛盾。因為今年的兩會所面臨的局勢,跟以往有很大的不同,中國社會到處積蓄的不滿遭遇到阿拉伯世界茉莉花革命的催化劑。中國當局必須小心的處理中國的民間不滿,用關注民情與民生的做法爭取化解爆發茉莉花革命的難題。

中國今年的人大政協兩會,無論如何都不能避開茉莉花革命的話題。儘管官方顯現內緊外松方式的處置辦法,即將進入第三個星期的周日各地茉莉花革命示威依然嚴重刺激官方的神經。會外嚴堵封殺以及嚴懲,會內將不會有任何茉莉花革命的議題登上檯面,可是會議的主題,比以往任何時期的兩會都注重解決激發中國茉莉花革命的問題。在這中間,化解民間不滿是首要問題。

民間的不滿主要在哪些方面呢,透過今天上午中國總理溫家寶在開幕式後所做的政府工作報告可以把握主要線條。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里集中關注中國國內經濟,國際外交部分所佔比重相比不大。溫家寶的政府工作報告規畫了今後宏觀調控的遠景,制定今年爭取達到國民經濟百分之8的增長目標,但強調宏觀調控必須首先解決通貨膨脹問題。溫家寶着墨良多,擴展開來具體談到了解決民間不滿所集中的通脹,房價和貪腐問題,並提出具體的政策與措施。這與官方媒體兩會前通過民意調查歸納民間不滿主要內容,以及溫家寶上個星期天親自出現在官方網絡,與網民直接對話談論民間抱怨即物價房價和腐敗三大不滿,有直接的上貫下聯的呼應功能,突出官方傾聽,關心民間疾苦的親民政治。

溫家寶的政府工作報告強調發展經濟這個根本解決辦法,但也警告不要忽視人民的不滿。如同每一年的總理政府工作報告對經濟增長提出指標都引發關注一樣,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經濟增長爭取百分之8。但未來中國經濟增長將圍繞百分之7。經濟降溫,調整結構,依靠內需,都是圍繞關注民生做文章。兩會醞釀之時就展開的對第12個五年計畫的宣傳,更加強調了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對於小康社會經濟遠景的鼓動宣傳,也恰與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關於讓一部分先富起來的說法有承接的關係,但給人以30多年後人民終於有了達到小康希望的進步與發展的憧憬。

中國人大政協兩會幾十年以來從來風雨無阻,無論是89六四,還是稍後蘇聯解體,無論是西藏危機還是其他的國內外壓力,都是高調登場,化險為夷。今年的茉莉花革命風潮,至今對官方並沒有產生巨大的衝擊,相反,中國官方以相同的做法,但罕見的出動軍艦和戰機,遠航到利比亞撤僑3萬多中國勞工,既顯示了政府關心國民,又顯示了中國的強大,比起先前的民航包機到埃及撤僑又進了一步。在中國官方媒體,阿拉伯世界的茉莉花革命與中國相關的就是中國政府高調的撤僑。而且人大兩會會有更多的議題來衝垮茉莉花革命的幽靈,發展經濟,奔向小康,關心民生,強大國防,包括派兵巡防海洋領土,都是可用之材。

但是,今年的兩會,相關民生話題,還是顯示官方嚴肅謹慎。雖然中國巧度經濟危機難關,巨額救助款項拉動了中國熱烈的經濟,可是卻加重了中國制度性弊病以及腐敗,加重了貧富差距鴻溝。由熱錢和房地產帶動的經濟,造成物價飛漲,更造成民間空前的抱怨。中國貴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卻面臨經濟失衡的威脅,國際局勢壓力造成的價格攀升,將衝擊各種需求巨大的中國經濟。外慮內患,對中國明年召開共產黨第18大,確保接班順利而維穩心切,將是格外的壓力。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