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亞洲周刊

《亞洲周刊》最新版面介紹

發表時間:

最新一期亞洲周刊的封面專題是什麼?最新一期亞洲周刊的封面專題是:民生求穩盼政改應對茉莉花挑戰。中國三月召開的人大、政協兩會恰逢「茉莉花革命」,京滬等地「草木皆兵」。中共面臨黨內外、境內外的嚴峻挑戰。北京兩會突出民生主題,認為民生「不僅是重要的經濟問題、社會問題,也是重大的政治問題」。中央財政向民生傾斜,主要是教育、醫改、安居、社保四大塊,今年將佔中央財政支出三分之二左右。但政治改革在兩會中無聲無息,令濫權、腐敗、壟斷成為發展民生的障礙。

亞洲周刊
亞洲周刊 RFI
廣告

除了民生問題外,這次兩會還有哪些值得關注的議題?

香港區政協委員劉夢熊遞交提案,呼籲中國派遣軍艦代替漁政船保衛釣島,宣示國家主權。該提案得到解放軍羅援少將的支持,他強調要在釣島駐軍或起碼設立主權標誌,加強外海島嶼的主權保護。劉夢熊表示要向恩師及敢言的已故委員徐四民學習。

兩會上有不少明星名人代表,她們有什麼重要的提案嗎?

兩個月前,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教授於建嶸發起「微博打拐」,成為一場全民參與的「隨手拍照解救乞討兒童」活動,名人明星響應參與,身兼全國政協委員、空政文工團副團長的歌星韓紅也在第一時間加入這一公民行動。韓紅這次提交給政協大會的提案《讓困境中的孩子生活得更有尊嚴》建議:政府應及時對困境兒童展開「國家保護」;加強困境兒童保護,要在國家層面建立強有力兒童保護機構;建立早期社區干預機制、行政干預機制、司法干預機制。

中國是否應該政改,也備受關注,這方面,專家有什麼看法?

北京思源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曹思源,在全國人大和政協兩會期間接受訪問時說,中國政改就是共產黨改革;任何權力都需要制約,不受制約的權力很危險。黨內領導體制必須分權制衡,所謂權力制約,主要是決策權、執行權和監督權的相互制約,而制約的前提,是這三種權力要適當分開。

除了封面專題外,本期亞洲周刊還有哪些精采內容?

本期亞洲周刊還報道:爵士搖滾京劇與水滸108。爵士搖滾京劇《水滸108》香港首演,台灣導演吳興國﹑編劇張大春﹑香港歌星周華健作曲,與上海戲曲學院學生上演忠義堂英雄結拜好戲,兩岸三地藝術精英結合,將暴力美學發揮到極致。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