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中日經濟相互依賴生存

發表時間:

核災難的幽靈在日本上空徘徊佔據今天法國各大全國性報紙頭版頭條位置。圍繞仙島飽受地震和海嘯襲擊的倖存者又陷入日本福島核電站的陷阱,世界報說,日本失控;費加羅強調日本陷入地獄的漩渦;解放報描述日本東北倖存者的絕望;對日本無法阻止福島核反應堆繼續惡化下去,人道報設想最糟糕的結果;財經報紙論壇報描述日本核威脅造成的衝擊波;回聲報描述搶救福島核電站爭分奪秒的戰鬥;在仙島倖存者試圖組織起來之際,東京居民開始逃離核泄漏的威脅,十字架報評論說成是嚴峻的考驗;巴黎人報說,核恐怖;法蘭西晚報說,全世界都害怕。

廣告

法國多家大報今天發表專刊講述日本遭受地震和海嘯襲擊之後,所面臨的核威脅,面對嚴重的核輻射污染的危險,全世界都摒住呼吸,國際社會處於警戒狀態,德國宣布七座核電站暫停運轉三個月的決定之後,儘管法國不準備完全放棄核能,但是法國政府也已決定對所有核電站進行詳盡檢測並將結果毫不保留地公諸於眾,以中國為首的亞洲國家對其核電站的安全也提起高度重視。

而全球經濟從美國的底特律到中國或者台灣,都普遍地依賴這日本的生產及其技術革新。圍繞“衝擊波”展開的論壇報指出,正當全世界的眼光都轉向地區最大,世界第二的經濟強國  中國之際,日本又重新吸引世人的注意力,原因在於日本是全球經濟的關鍵因素。論壇報概述了日本地震和海嘯所造成的人員和物質損失以及對國際金融造成的衝擊波之後,發表對法國戰略研究基金會的研究員瓦雷麗尼蓋的專訪,尼蓋認為,在經濟方面,中國仍是日本工廠,中日外交關係將可能充滿矛盾。

關於日本地震和海嘯對中國造成何種影響的問題,法國戰略研究基金會的尼蓋女士認為,中日兩大經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共生共存的,中國非常依賴從日本進口零件來使中國電子和汽車等工廠正常運轉。中國的某些工業已經出現問題,但從短期來講,庫存仍能救急。

至於在中日關係冷淡數月之後,中日外交關係是否會得以改善的問題,瓦雷麗尼蓋說,北京通過向日本派遣人力和資金援助已經向東京表現出主動的願望,但是這一切首先更是公關方面的常識,當然中國希望在國際舞台上表現出強國的作用。中國政府在國內,因三月十日的雲南地震所造成的損失還不為人所知而引來批評,哪怕雲南地震沒有造成眾多遇難者,但畢竟至少有25萬災民無家可歸。此外,本周一才結束的全國人大對海域問題加強了針對日本的立法。

有關中國民眾對日本天災人禍的反映,法國戰略研究基金會的尼蓋說,從電視採訪或從因特網上所了解到的反應正反兩面都有,反覆看到反日的情緒,也看到對日本災民在大禍臨頭之際的泰然處之的素質與涵養的讚歎和欣賞,比如,讚揚日本老師首先照顧學生的分散的忘我精神,嚴辭批評在三年前的汶川大地震時教師的相反做法  老師率先臨陣脫逃。

此外,論壇報還羅列了像中國或印度等新崛起的大國以及韓國等該地區國家對日本的依賴情況。

雷諾就巧立名目的間諜案向被冤枉的受害者雷諾三名高層管理幹部賠禮道歉並沒有平息有關批評指責,法國多家報紙今天繼續撰文,世界報認為雷諾自食其果,但是對並沒人掉烏紗帽感到震驚;論壇報說,法日汽車集團總裁卡洛斯格森在雷諾和日產聯盟的保護傘之下;巴黎人報說雷諾準備向被冤枉的三名高管幹部付出創紀錄高的補償金;原則上每個被解僱的高層領導幹部可以重返雷諾工作的同時還可獲兩百萬歐元的補償費,私下裡流傳着雷諾預期動用一千兩百萬歐元修補這一冤案。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