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安理會為空中轟炸利比亞開綠燈

發表時間:

法國政府發言人巴魯瓦今早發表聲明:空中打擊利比亞幾小時之內執行,法國將參與空中打擊行動。也許,卡紮菲政權的末日就要來臨了。

要聞解說
要聞解說 RFI
廣告

利比亞局勢變化之快可能總是讓人有點始料不及,即使在突尼斯和埃及革命成功後,在卡紮菲這樣鐵腕統治下的國家爆發起義,令人難以想象。但是,利比亞第二大城市班加西民眾率先開始了反抗,從幾十人到組成武裝,規模越來越大,奪下的地盤也越來越多,一度逼近卡紮菲的老家。到兩周前,卡紮菲政權搖搖欲墜,媒體大都以其困獸猶鬥形容。然而,接下來這些天,卡紮菲武裝卻連連收復失地,趕走倉促成軍的反對派武裝,並打到了反對派大本營班加西的門口。卡紮菲的勝利似乎指日可待。

在聯合國安理會開會幾小時前,利比亞總統卡紮菲還威脅說,他的軍隊會在當晚打進班加西,並且威脅對所有抵抗的人格殺勿論。卡紮菲的部隊還試圖轟炸反抗武裝在班加西的據點,反抗武裝稱,他們擊落了兩架軍機,但目前都無法證實。

然而就在昨夜今晨,在經過三天艱苦的談判後,聯合國安理會終於通過使用武力對付卡紮菲軍隊的決議,從而為數小時之內空中打擊利比亞鋪平了道路。法國外交渠道的消息說,幾小時之內,軍機就可以從法國、英國、美國以及幾個阿拉伯國家起飛,對利比亞進行空中打擊。

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的法國,與英國一道堅決主張在利比亞開闢空中禁飛區,並希望安理會通過相關決議。最終,安理會以10票贊成,五票棄權通過設立禁飛區的決議,棄權的國家包括有否決權的俄羅斯和中國,另外三國包括德國、巴西和印度。

在安理會投票表決前法國就表示,一旦決議案通過,會儘快對利比亞實施空中打擊。法國外長朱佩在安理會表決前為採取軍事干預做了辯護性發言,他說:“每過去一天,每過去一個小時,都在加重我們肩上的責任。我們要當心不要行動得太晚。在利比亞,如果能夠讓法律勝於武力,讓民主勝於專制,讓自由戰勝壓迫,這將是聯合國安理會的榮譽”。

安理會的決議還批准,採取一切必要措施保護平民免遭政府武裝的傷害。這一外交語言的含義就是允許對利比亞採取軍事行動。安理會決議還同意加強已有的制裁措施:包括武器禁運,凍結卡紮菲本人及其親屬的海外資產,國際法庭開啟反人類罪司法調查程序。

卡紮菲深知自己的武力並不足以應對來自美英法等國的空中打擊,在聯合國安理會通過建立禁飛區決議後他隨即改變了策略。卡紮菲的兒子賽伊夫向CNN記者打電話說,利比亞軍隊改變了戰術,不準備攻入班加西,只會派警察和反恐力量進去解除反叛武裝。軍隊只會在班加西周圍建立根據地。賽伊夫解釋這樣做的理由是出於人道考慮。另外,卡紮菲的外長表示,利比亞願意遵守停火協議,但希望落實停火前討論如何實施停火。該外長還說利比亞對安理會的決議作出了積極反應,願意保護平民的安全。不過,賽伊夫剛剛又宣稱,利比亞不害怕。
在起義大本營班加西,人們得知安理會的決議案通過後,市中心出現了成千上萬的慶祝的人群。不少人高喊“謝謝薩克奇”的口號。的確,一直與英國一道主張軍事干預的法國總統薩克奇,星期五還在敦促安理會負起責任,在利比亞開闢禁飛區。

昨夜今晨,美國總統奧巴馬,分別打電話給英國首相卡梅倫、法國總統薩克奇。在白宮公布的文告中,美方表示,三國領袖同意在未來實行的步驟中緊密協調,並與其他阿拉伯盟國和其他國家一道合作。歐盟隨後發出的文告表示,已做好了落實聯合國決議的準備。

意大利政府表示願意提供其軍事基地。該國位於西西里島的一處軍事基地是北約組織距離利比亞最近的軍事基地。

根據一家電視台報道,加拿大政府表示願意提供6架殲擊機,幫助建立利比亞空中禁飛區。挪威、卡塔爾也明確表示參加空中打擊行動。

不過,在安理會投票時棄權的德國重申,反對任何軍事干預行動,德國認為採取軍事行動會構成相當大的危險。安理會決議案通過後,巴西代表團表示,巴西懷疑採取武力能夠結束暴力。俄羅斯大使則對動用武力干預利比亞的壓力最後獲致成果表示遺憾,並說俄羅斯此前提出的決議案是呼籲雙方停火。目前擔任安理會輪值主席的中國駐聯合國大使李保東說:他的國家從來都反對在處理國際關係時使用武力。中國外交部發言人今天用“嚴重保留”來形容中方的立場。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